(1)“5+N”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不断提升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质效,因地制宜发展藤椒、小水果、魔芋等特色产业,形成了“5+N”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农业增加值增长4.1%,增速居全市第一位。粮油持续增产,粮食产量达11.93万吨,油料产量达9911吨;核桃产量达4.3万吨,连续10年稳居全省县区首位;新建有机蔬菜基地1500亩、城市“菜篮子”调节基地8000亩、供港澳蔬菜基地100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36.2万亩,实现蔬菜产业由增产增量向提质提效转变;以“广元灰鸡”为主的畜牧产业突破性发展,出栏土鸡341.49万只、生猪24.6万头、肉羊8.83万只、肉牛7750余头;食用菌、蚕桑产业稳步发展,发展木质料食用菌1.07亿袋,养蚕15300张,产茧11200担;藤椒、小水果、魔芋、生态有机鱼等特色产业同步发展。
(2)品牌建设开启新征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三品一标”申报认证,“曾家山蔬菜”“朝天核桃”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占全区农产品生产总量或面积60%以上,创建了“曾家山·露地好菜”区域公用品牌和广元生食蔬菜6个全国首批生食蔬菜团体标准。朝天被认定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朝天核桃产业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单位、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高山生态蔬菜之乡、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功创建中国农业公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生食蔬菜节、朝天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3)农企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加强“三园联动”建设,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的思路,累计建成中子核桃、平溪蔬菜、曾家土鸡、羊西食用菌、文安蚕桑等10个现代农业园区、村特色产业示范园253个、户办特色产业园1.25万个,促进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7家(省级3家、市级3家),农民合作社409家(国家级4家、省级13家、市级26家)、家庭农场302家(省级12家、市级9家),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主体+园区+农户”发展模式,探索形成了股份合作型、合同订单型、种养托管型、服务协作型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更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利益最大化。2018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实现11620元,增速连续5年居全市首位,被评为2018年度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