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宣传,营造环境。利用微信视频、现场会、院坝会等多种形式,让村民实实在在体验到机收好处,激发和调动村民机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扩大机收面积,为机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设立热线,提供服务。安排业务股室和3名专业技术人员值班,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为机手提供政策、作业区域咨询,并协调全县农机经销网点储备收获机具配件和油料,保障充足及时供应。
深入现场,防范事故。水稻主产乡镇农机干部深入村社和作业现场,开展安全宣传和巡查,查验并登记机手身份信息、跨区作业证、驾驶证、行驶证、年检和保险手续,查看作业环境,严格要求围观人员远离作业机具,提示机手提防深沟高坎,督促做好机具保养检修,预防发生人身和财产损害事故。
内外平等,优质高效。指导乡镇农机管理干部协同村社干部,提前开通机收道路,清除障碍,排干积水,严禁村民不得强收过路费,教育本县机手摒除“地头蛇”心理,应以先进适用机具与优质高效服务赢取村民信任和机收市场,为外省市机手创造公平竞争和技术交流环境。同时,引导机手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并与稻田主人平等协商,合理收费,留取好名声,丰富通讯录,储存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