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首席专家曾建明带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相关专家,深入到旺苍县木门三合现代农业园区,调研旺苍县黄茶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随后召开了特异茶树品种(中黄系列)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方案研讨会。广元市农业局副局长何治、旺苍县政协副主席张长江参加了调研讨论。
会上,曾建明介绍了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基本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改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新超介绍了特异茶树品种(中黄系列)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方案。该方案是根据川东北的气候特点和黄茶品种的适应性要求量身订做的,旨在充分发挥茶树良种、良法、良品的技术优势,切实解决制约“广元黄茶”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旺苍县政协副主席张长江代表县委、县政府致辞并介绍了旺苍县茶产业发展特别是黄茶产业发展情况。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旺苍特异茶树品种(中黄系列)在发展中存在八方面的问题。一是茶园土壤板结、贫瘠、肥力低;二是茶园建园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建园质量不过关,大部分茶园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土、肥、水管理不到位;三是茶园管护水平较低,修剪技术不合理;四是茶树生长过慢,业主或茶农急功近利,过早过度采集穗条、采摘鲜叶,影响茶树快速生长,不能快速封园形成采摘面,影响茶园产量;五是绿色防控技术不合理;六是尚未形成适宜黄茶品种特性的繁育、栽培、加工等成熟的技术规范;七是黄茶繁育存活率、出苗率低;八是部分黄茶基地规划选址不当,土壤酸碱度不适宜黄茶生长。
针对上述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并对旺苍县黄茶生产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坚持质量为要,适度规模发展,打造精品产业,确保栽一片,成活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旺苍现有黄茶基地普遍存在土壤贫瘠、pH值偏高、海拔高、建园基础差等问题,今后在发展黄茶时,要充分考虑海拔位置、土壤pH值和重施基肥等因素,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发展黄茶,保证黄茶发展质量,而不是盲目的扩大规模。
二、优化完善并贯彻落实黄茶栽植技术措施,确保黄茶产业效益。黄茶是一个新型变异品种,其栽植技术还不成熟,旺苍县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生产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技术方案并在生产实践中认真落实和应用推广,确保黄茶园能迅速成园,3年可初投产,保障黄茶产业效益。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定位茶园功能,母本园与生产园要分离,防止业主急功近利,切忌在茶树幼龄期采集穗条和过早过度采摘鲜叶,保证茶树有足够的营养支持采摘蓬面的形成,最大限度的提高茶园效益。
四、专家团队和旺苍县有关方面要切实搞好配合,加强沟通衔接,不断优化技术方案,认真抓好特异茶树品种(中黄系列)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方案的试验示范,力求成为指导全国各地黄茶生产的技术标准,争取2020年全国黄茶生产现场会在旺苍召开。
广元市农业局副局长何治强调,此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把特异茶树品种(中黄系列)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方案项目放在旺苍县,是对旺苍县黄茶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和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今天中茶所领衔的专家团队又亲自来到旺苍实地调研、研讨特异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对“广元黄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次集体高端“会诊”,专家团队针对黄茶的种苗繁育、土肥水管理、茶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此次项目试验为期两年,希望旺苍县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为项目试验提供生产发展中的第一手资料,协助专家团队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确保方案更具针对性、操作性;二是根据专家团队的指导,抓好技术方案的落实落地,确保见到实效;三是加强沟通协调服务,切实为专家团队在旺苍工作期间提供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