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三到位”确保晚秋作物增收

日期: 2018-09-18 来源: 昭化区农业局 分享:
【字体: 打印

2018年昭化区遭受了旱灾和7.11特大洪灾,导致全区夏粮减产。为弥补灾后损失,昭化区农业局及时采取多种措施,狠抓晚秋生产,确保“夏粮损失晚秋补”,促进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一是宣传引导到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以及现场培训会、科技下乡等形式,大力宣传晚秋增产增收的典型经验,引导农民群众充分利用大春早熟作物收获后的空闲地、水毁地、果园空隙地等空地种植晚秋作物。全区开展坝坝会、现场会、广播会50场次,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

二是规划落实到位。本着“尊重农民种植意愿,坚持宜粮种粮、宜菜种菜”原则,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特点、小春作物茬口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做好晚秋作物生产规划。2018年全区种植晚秋作物10万亩,比去年增加1.1万亩,其中:种植秋马铃薯、秋红苕、秋玉米等粮食作物7.5万亩,种植蔬菜、秋油菜等经济及兼用型作物2.5万亩,力争晚秋粮食产量达到1.72万吨,比去年增加0.18万吨。

三是技术服务到位。广泛开展晚秋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烟套薯、菜等种植模式,扩大秋菜、秋马铃薯、秋红苕、秋玉米种植面积,努力扩大晚秋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积极推广良种选用、免耕栽培、间套种和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措施,提高晚秋生产科技入户率、到位率。组织乡、村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负责,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切实将种植、施肥、防病等技术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块,引导农民施足肥料、清沟排水等。同时,认真组织晚秋生产所需的粮种、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调供,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种子市场,杜绝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主办单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单位地址:利州东路一段753号 邮政编码:628017 电话:0839-3263076
蜀ICP备202102390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5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