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元市人民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
您当前位置>信息详情>“5.12”地震给人防建设带来的启示
“5.12”地震给人防建设带来的启示
发布时间:2008-06-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3368 分享:
  

 

5.12”地震给人防建设带来的启示

 

 

广元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  马新龙

 

 

5.12汶川大地震,严重波及我市四县三区,尤其是青川县遭受重创,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强余震不断,灾害程度不断增加。截至624,因地震灾害死亡人数达4800余人,受伤28000余人,失踪120余人。其中青川县死亡4600余人,受伤15000余人。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广元市中心城区虽然没有出现大面积楼房垮塌和大量的人员伤亡,但大地震来临时的顷刻间,供电骤停,手机、电话等公共通信中断,人们惊恐万状冲向街头,造成交通堵塞,城区基本陷于瘫痪……,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不光是巨大的灾难,还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更深刻的教训和启示。灾后必须恢复重建,但怎样规划,怎样建设,却是一个新的课题。站在人防的角度,结合这次地震的亲身经历,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在人防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中,应优先考虑人防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防空警报网络建设。人防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防空警报网络,是人防的神经系统,是听得见声,看得见形的人民防空标志:

首先是人防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人防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无论是战时的防空袭斗争,还是平时的抗击自然灾害,都必须、也应该发挥关键的、重要的作用。但在“5.12”大地震发生的当天,手机、电话不通,公共通信中断几个小时,城市管理基本瘫痪(而且每次余震发生,都会出现手机、电话不通、公共通信中断的情况)。我们班子在组织好人员疏散、稳定人们思想情绪后,几乎是徒步穿越混乱的、拥挤不堪的街道,跑到市委市政府了解情况,请求指示。这种情况,假如发生在战时空袭状态下,我们人防无法交代,后果也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认为,灾后重建,应优先考虑人防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在我市人防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中,人防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是重点。主要措施是:建立人防无线电应急通信系统,人防单独组网建设,市中心城区利用超短波组网,用手持机、车载机通话,各县(区)用短波数传电台通信,通过灾后恢复重建人防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确保在任何情况和任何条件下,人防指挥通信都能畅通无阻。

其次是防空警报网络建设。防空警报网络,在战时,能发放空袭警报,减轻战争灾害,在平时防洪、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也同样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这次“5.12”全国哀悼日中,全国下半旗默哀时鸣响防空警报,更是进一步体现了小小防空警报器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但“5.12”地震时,楼房震裂,瞬间停电,人防警报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根本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教训是深刻的。这次灾后恢复重建,不光是恢复建设原有设施,还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建立和完善保障措施,比如:增加防震要求,实现二次报警,设置不间断电源设施等等,以此,确保在任何情况和任何条件下,防空警报器都能拉得响,派得上用场。

二是在人防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中,人防工程建设也是重中之重。人防工程设施,是人防建设的基础,也是人防的立足之本:

人防工程设施,在战时空袭条件下能保存战争实力,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赢得城市反空袭斗争的时间,这是其基本功能。而在平时的地震灾害中,人防工程同样可以发挥其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国以来历次大的地震灾害中,因人防工程发挥重要作用,而避免人员伤亡的例子举不胜举。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天津地铁、开滦煤矿等工程挽救了数千人的性命;唐山机车车辆厂人防地下室发电机组、唐山陶瓷公司人防地下指挥所的电讯系统等都是在第一时间恢复正常运转,赢得了抗震救灾的宝贵时间。1996年的包头大地震中,座落在市中心区的“包头市人防地下商城”,不但结构安然无恙,而且工程内的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和顾客等,都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又如这次“5.12”地震中,记得青川发生6.4级余震的那天晚上,天气骤变,狂风大作,暴雨不止,机关大院内的地震棚全部吹翻,人们无处躲避,非常恐慌,办党组果断决定将大家全部疏散转移到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地下室,人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并安稳地度过了一夜,等等。这些例子,都充分证明了人防工程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而我们目前所建的人防工程,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达不到要求,远远不能满足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加大投入,抓紧建设,增加面积,提高质量,在三、五年内达到人均1平方米的战备要求。

三是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机遇,走民防发展道路,逐步实现“两防一体化”。人防转民防,实现“两防一体化”,是人防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防向民防转变,实现“两防一体化”,就是把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救灾、减灾结合起来建设,共享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9.11”事件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际上民防建设与城市防灾、救灾、减灾相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民防发展的共同趋势。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9号文件就指出:今后人防建设必须“坚持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救灾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城市平时防灾、应急救援工作,大力推进人民防空整体平战结合,逐步与国际民防接轨”。目前我国的上海、北京、沈阳、深圳等多个城市都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并已基本实现了“两防一体化”的目标。这次灾后恢复重建,我们就要抓住机遇,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精神,借鉴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们四川的实际,建立民防管理体制,最好是一步到位,实现“两防一体化”,这样,人防得到改革和发展,我们的城市又增强了防灾抗毁能力。

总之,“5.12”汶川大地震,值得深思的东西很多,给我们的启示就更多。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四川灾区时就指出:这次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建设或原样建设,而是升级,是向前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恢复重建人防,除了抓紧人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现有设施设备逐步更新换代外,我想,更重要的一点还是人防体制建设,走民防道路。人防体制建设好了,人防体制理顺了,就会增加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人防灾后重建才更有保障。人民防空建设的升级,就是要向民防转变,实现“两防一体化”,这是人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防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成效的关键。

 

 

 

主办单位:广元市人民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
办公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缘街道万缘社区12组110号 联系电话: 0839-331580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30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390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9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