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方向,财政管理制度形成了“重支出→重预算→重管理→重绩效”的梯级前进之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已成为公共财政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成为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推进的工作。为便于大家了解绩效评价,下面就绩效评价的涵义、实践、如何开展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运用做一简单介绍。
一、绩效评价的涵义
1、 绩效的涵义
“绩”指业绩,“效”指效果。绩效是效益、效率和有效性的统称,它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就过程来说,它包括投入是否满足经济性要求、过程是否合理;就结果而言,它又包括产出与投入相比是否有效率、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及产生的影响,这里的影响既包括经济的影响,又包括社会的影响。
2、绩效评价涵义
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绩效评价的层次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绩效评价一般分为4个层次:
(1)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评价对象是某个具体财政支出项目,比如“**道路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2)单位(部门)支出绩效评价:评价对象为某个单位年度财政支出,比如“**局*年部门支出绩效评价”;
(3)职能支出绩效评价:评价对象为某类财政支出,比如“**市教育支出绩效评价”;
(4)政府绩效评价:评价对象是某级政府财政支出的整体效益。
我国目前主要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支出绩效评价。
4、绩效评价与政府审计的区别
时间上政府审计一般是事后,绩效评价则可以为事前、事中、事后;内容上政府审计是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绩效评价侧重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评价;目标上政府审计是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维护经济秩序,绩效评价是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建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的实践
1、绩效评价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将绩效评价运用于联邦支出管理中, 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1977年加拿大政府发布《绩效评价政策》,正式建立政府绩效评价制度;1997-1998年,澳大利亚开始推行以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为核心的绩效预算改革,将权责发生制引入预算管理,与此同时,英国、新西兰、瑞典、瑞士等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绩效评价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
2003年我国财政部开展绩效评价试点,2006年财政部要求各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随后各省(市)陆续开展绩效评价试点,2009年6月财政部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4月又对该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
2、四川省及我市的绩效评价工作
2009年四川省财政厅制定了《四川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等相关制度规范,为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制度基础。2004-2010年省财政厅完成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涉及项目资金164亿元,现场评价点覆盖全省181个县(市、区),2011年绩效评价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
广元市2009年出台《广元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2010年开展市本级绩效评价工作试点, 2011年评价范围逐步拓展,评价层次日渐深化。2010年共计完成11个项目绩效评价和7个部门绩效评价;2011年不仅完成省厅安排的重点项目评价(包括市级6个、县级9个、其他协助项目一批),还开展了市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2011年我市绩效财政管理工作经验在全省财政工作会上得到肯定和推广。
为进一步加大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力度,我市2011年成立了广元市绩效评价管理中心,负责全市绩效评价工作。
三、如何开展绩效评价
1、评价的内容
投入(项目决策)、过程(项目管理)、产出(项目完成)、结果(项目效果)。
2、评价的程序
(1)工作组织流程
(2)绩效评价具体实施流程
3、评价工作的核心—指标设计
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是开展绩效评价的核心环节,评价指标的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
(1)目标特定:评价指标应该与所评价的对象密切相关并充分反映评价的目的,并做到全面性和精简性相结合。
(2)指标量化:一般采用定量指标,若只能使用定性指标则要量化定性指标评分标准。
(3)相互独立:评价指标尽可能独立,如果指标重复或关联就会导致同一类的问题在不同的指标中扣分,会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
(4)经济可取:评价指标的数据或信息应容易获取,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指标和数据。
(5)突出绩效:指标体系要体现效益指标的重要性。
评价指标一般细化到三级,指标计分采取百分制。目前市(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是直接按照省级确定的通用指标,结合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三级指标进行完善。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体现在三个环节:
1、事前的绩效审查: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是否纳入立项。
2、事中的绩效跟踪:根据评价结果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调整。
3、事后的绩效考评: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以后年度预算。
结果运用是绩效评价推行的制度保障,评价结果如果只用于档案保存或加强新上项目管理的借鉴或参考,结果评价不约束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不仅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应从下列三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体系:
一是结果应用制度化。应制订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办法,使结果应用有规定可依,有规定必依。
二是预算分配与绩效挂钩。预算安排杜绝无绩效、低绩效项目;根据绩效调整预算,对部分组织管理不力、项目效益欠佳、违规使用资金的项目,相应调减该类项目以后年度预算安排。
二是实行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强力促进相关部门(单位)乃至全社会重视绩效、关心绩效,形成绩效财政工作合力,真正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单位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文化路60号 联系电话:0839-3263273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5 蜀ICP备1900410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