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水价机制。联合发改、农业等部门,根据供水成本、经济水平等情况确定生产生活用水价格,率先在苍溪县文家角水库灌区开展水价成本监审和价格核定工作,分别与用水户签订供用水合同,成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定期收费。2019年,全面完成全市农业水价改革成本监审、价格核定工作,完成改革面积12.3万亩。
(2)配套计量设施。结合渠道综合整治等项目,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对试点灌区范围内末级渠系进行技术改造,配套用水计量设施,完善灌排工程体系。2019年,完成渠道整治60余处,安装计量设施109台套,建成高效节水灌面2万亩。
(3)创新管理模式。将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建成的高效节水设施以股权形式量化到村组集体和农户,入股专合社,按照“股权量化+租地务工”模式,由产业业主负责水利设施管护,优先聘用入股农户务工,每年底根据收益按股分红,实现项目区群众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