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年年有,年年如何抓?全面提升防汛工作的处置能力和减灾水平,努力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这是苍溪县水利局不断在防汛过程中进行常态化研究与创新的永恒课题。
汛前,缜密有序抓防范
“塘库池塘、重点区域、重要地段都是汛前必查的工作,不能漏项,更不能走过场,对每个环节、每个区域、每个重要地段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才能确保出现问题能得到有效地防范和处置”,党组书记、副局长周胜华如是说。
汛前,苍溪县水利局会同防汛成员单位对全县汛前准备工作进行了一次“拉网式”大排查,对防汛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摸底,与乡镇、部门及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面对面”,及时交换意见,在点、面、片、线共排查出问题354个,查找防汛减灾工作中的“短板”,列出“体检单”、开好“对症药”、打好“预防针”,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列出问题清单,制定销号时间表,并落实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召开汛前专题会议3次,加强汛情研判。指导乡镇及相关部门组建各类应急抢险队伍120支,全县乡镇及相关单位开展针对性、适用性防汛应急演练46场(次)。对全县现有雨量和水位监测站、防汛视频监测站、无线预警广播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战时能及时准备检测和传输决策信息。统筹储备编织袋、救生衣、发电机等防汛物资21万余件,对全县中小型水库、水电站防洪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编制东河、嘉陵江“超标准洪水预案”。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和各中小型水库负责人汛期不休假,保证人员在位,遇有情况立即处理,夯实防汛救灾一切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汛中,胆大心细强落实
党旗在堤防上飘扬,志愿者红袖章穿梭在堤防,8月16日,亭子电站下泄流量达到14000立方米/秒,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分三组对县城区堤防开展巡堤。及时发现杜里坝堤防生态护坡危情,立即组织开展抢险,消除险情。同时将灾情向省市防汛指挥部报告,协调减小下泄流量。对亭子电站航道过境4艘船舶进行抢险加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打捞水面漂浮物300多吨,保证行洪畅通。
实行“县镇村组点”五级联动网格化管理体系,一个钉子一个眼、一个萝卜一个坑将人员打桩定位责任到岗,落实464名水利巡管员、257名小(2)型水库协管员。面对“极端天气”和“特殊情况”,苍溪县水利局“闻汛而动”,向险而行,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4支,加强对全县中小型水库和嘉陵江城区段堤防的巡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确保堤防安全和水库运行安全。落实“双值三带”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监测全县雨情、水情、汛情,及时传递信息,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全县33艘采砂、客运船舶停放在指定安全区域,全县病险水库一律空库或降低水位运行,山洪灾害、地质灾害高风险隐患点、水库实行应急救援“一点一案”抢险救灾。整合国土、气象、水利、应急等17个部门力量和视频资源建立防汛减灾、地灾防治可视化应急指挥系统,将系统与应急中心、110、119、120等互联,一旦发生汛灾地灾迹象,系统监管员直接通过系统向主管部门、属地乡镇、相关单位发送短信、语音、短视频和地理定位等指令。统筹调度106支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有效缩短乡镇抢险反应时间50%以上。在降雨过程中,县防办及时接收、处理、发出预警和防汛调度信息2.5万人(条)次;气象部门发布橙色、黄色、蓝色预警信号及雨情通报等7300余人(条)次。召开防汛调度会19次,及时安排部署全县防汛抢险工作。由于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水库未出现超汛限水位情况,全县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
汛后,思深忧远重提升
常态工作创新抓。在今年的汛期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总结、归纳、分析成功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不断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防汛工作做法,找准问题的症结、分析成功的做法、提升新的理念,找短板、拉长板、挖潜力板,不断提 升成功处置成效。通过今年汛期的实际检验,搞好总结,做到“打一仗进一步”,为下步防汛工作夯实基础。拟全面开展“互联网+智慧水利”建设,县财政已安排资金,对全县23座中小(1)型水库和重点河段、重要区域安装远程视频调度系统,手机APP,全面实现在线远程监控。统筹整合全县公安、应急、气象、海事地质灾害等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同步共享。同时,结合河长制工作、扫黑除恶、河湖“清四乱”等工作,进一步梳理和规范河道行洪通道,治理行洪线下的建筑物,把防汛阶段性工作实行常态化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