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全覆盖签订防汛责任书,明确落实“三个防汛责任人”,逐级明确五级包保制,坚持“日报汛,日抽查”的管理制度,从细从严筑牢“防汛安全网”。今年以来,乡镇(街道)平安报汛150次,转移各类受威胁人员2000余人次。
二是严格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采用“培训+实战”的方式,高质高效推进防汛减灾救灾演练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培训演练,完成乡村两级培训21场次,完成演练141场次,参演人数1万余人。扎实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值守,24小时防汛不间断动态监测,及时预报雨情、水情,适时发布预警信息,预报预警到村到户到人,打通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累计发布雨水情预报信息600余条,发布暴雨、山洪预警信息201次。
三是瞄准“四情”防御,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紧盯“雨情”预警预报,强化“水情”监测机制,督好“险情”隐患部位排查整改,做好“灾情”及时报送合力救灾。坚持“汛期不结束、排查不止步”,每月督促乡镇(街道)、水库电站、在建涉水工程开展防汛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督促完成整改。采用“四不两直”方式,联合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开展综合防汛检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