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基础优先抓建设。利用冬春有利时机和脱贫攻坚大背景,以纠建并举为手段,以抓好“三个一批”为发力点,集中打造利州井田等一批农建综合示范区,集中治理山坪塘、石河堰、小型水渠等一批涉险涉危小农水工程,集中规划255个年度脱贫摘帽村一批小农水项目。
二是坚持问题先导重改革。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精细化的要求,推进全市农业综合水价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确保领导认识到位、资金筹措到位、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到位、检查督办到位,逐步解决资源配置不合理和“重建轻管、建管脱节” 的问题。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强保障。积极探索农田水利现代化发展方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相结合,通过苍溪三会园区探索“互联网+水利信息化”的智慧水利模式,打造青川幸福岛、板桥等一批万亩现代化节水高效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