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料绿码红,隔离苍溪中。空山夜雨杜鹃啼,相思情意浓。”喜欢写诗词的张特侨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用词牌来写防疫隔离的经历。杜鹃在古代文学语境中,有凄苦之意,甚至有人形容杜鹃的叫声是“不如归去”。但在苍溪隔离的两周里,人们并没有这种感觉,相反倒是“相思情意浓”。相思的对象,既有老家邻水的亲友,也有为他们提供隔离服务的苍溪亲人们。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发生疫情后,根据相关部门的安排,有871名邻水群众被安排到了苍溪隔离。张特侨和大家一起,怀着不安的心情,坐了六个小时的车,在22日凌晨赶到了苍溪的隔离点。
苍溪邻水共同抗疫宣传画。苍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陆游的诗里说,“骑驴夜到苍溪驿,正是猿啼月落时”,给人寂寞忧愁的感觉。但是邻水群众抵达苍溪的时候,却半点也体会不到陆游的心情。
一声声亲切的“老乡”,一张张微笑的脸庞,一套套洗漱的用品,一份份热乎的饭菜,让隔离人员们倍感温暖。“羁旅不知离别苦,难忘他乡有深情”,紫云工业园区隔离点的邹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这里的人们太暖心了,一句“老乡”立刻解除了所有人的不安,让大家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房间宽敞干净,用品一应俱全,服务全面细致,求助随叫随到……同胞手足的情意,瞬间沟通了内心,在互相的理解和支持下,防疫隔离工作迅速而规范地展开落实。
有些人带来的生活用品用不上,不但不惋惜,心里还暖暖的。苍溪的隔离服务工作做得这么好,超出了他们的意料。非但如此,服务人员对于隔离群众提出来的困难,都会尽十二分的努力去解决。
住在苍溪国际大酒店隔离点的74岁老人文洪成,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他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带够药品,心情很是焦躁不安。工作人员得知后,马上代买了药品送过去,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老人笑了:“我感觉像和亲人在一起,啥都不担心了。”
陵江镇一位不愿留名的爱心群众,给苍溪国际大酒店隔离点拉去了两头宰好的肥猪;文昌镇爱心人士捐赠了3吨新鲜蔬菜;果王食品公司给各点位捐赠了价值4万元的猕猴桃特色饮料;港华燃气公司给工作人员和和隔离人员送去了总价值约5万元的食品礼包,里面装的不仅有苍溪特产的鲜桃、皮蛋、猕猴桃加工产品,也有情真意切的慰问信,满满的都是同胞情谊。
“远来者是客。苍溪人历来好客。特殊时期,我们企业更要展现社会担当。”苍溪港华燃气公司工作人员范凌云表示。
一瓶药、二头猪、三吨蔬菜、四万元猕猴桃、五万元食品礼包……一二三四五,这些孩子们从小会数的数,在平时总是让人觉得枯燥和平淡。可是在此时此地,这些数字好像有了光芒,有了力量,有了感情,有了希望,因为它们里边蕴藏的是红军精神,表达的是大爱无疆。
“一定要发扬苍溪县红军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这是苍溪县一位领导的话,也是苍溪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苍溪是红军战斗过的光荣土地,这里的人们都因为红军精神而自豪。苍溪走出过三万多红军战士,这里的人们从小就有学习红军精神的自觉。在苍溪,红军精神不只是课本里有,在生活里更是所在多有。正是这种深入内心的文化信仰,让苍溪人在祖国需要、同胞求助的时候,能够不计代价地做好隔离工作、争取防疫胜利。苍溪干部群众重视教育,重视教科书,不只在学校里抓好纸质版的教科书,更能在社会中抓好真实版的“教科书”。这次防疫隔离工作,也堪称一本“教科书”——教会了人们尽职工作,教会了人们无私奉献,教会了人们互助友爱,教会了人们为国担当。
“唯一遗憾:相处这么多天,我们也没能看到你们美丽的容颜,但我相信你们都心怀慈善……”一位老师这样写到。或许这种雾里看花一般的美丽,是世上最美好的感觉之一。那些为隔离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因为善良而美丽,因为尽责而可亲。相由心生,情从缘起,他们的容颜不只在年轻时候美丽,会伴随着他们高尚的精神而美丽一生。
“热情的你们不畏病毒而收留我们……因为有你们的帮助和陪伴,我们才有可能战胜疫情,重返家园。”在一张微信截图中,一位参加了隔离的邻水群众,对一位网名叫作“铁血丹心”的苍溪工作人员进行了感谢。这个网名代表的爱国情怀,不只在他一个人身上有,也澎湃在更多苍溪人的心里。这位群众感谢的既是“铁血丹心”这个人,更是有着“铁血丹心”爱国情怀的众多苍溪人。
“欢迎您们来邻水回家!”这是一位邻水群众,对苍溪隔离工作服务人员的热切期盼。从语句中,能够明显地看得出他的亲切。这是对苍溪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苍溪人民的真心感谢。其实,按照汉语语法,这句话里有两处错误——一是汉语里没有“您们”这个复数敬词,二是既然是“回家”就不应该用“来”。虽然语法是错的,但是情感是真的:因为觉得“你们”不能表达自己的敬意,所以误用了“您们”;因为想表达邻水和苍溪亲如一家,所以才在“来”字后边错误地搭配了“回家”。相对于这种纯洁的感情,语误只是个美丽的错。这个时候,哪怕是口头上的语无伦次,也阻隔不断心里的情真意切。
“即便将这笔墨写尽,也写不完我最衷心的感谢。”一位隔离人员用手写的信件,向苍溪人民表达着敬意。长长的信件中,每一个字都写得很用心,每一行都写得很整齐,字里行间流淌的都是丝丝情谊和绵绵敬意。一字字,一行行,说到暖心泪汪汪。人道相知无远近,苍山邻水共徜徉。一句句,一声声,心事许给星星听:待到山河无恙后,邀君踏春杨柳青。
“不日回得御临去,一片赤诚向五星。”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是一位来自邻水县御临镇的隔离人员写的。诗里有一种“魂魄托日月,肝胆映山河”的豪迈气魄,抒发了自己要报效国家的激动心情。一片赤诚心意,向着五星红旗,这是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在苍溪的日子里,他们更加感受到了祖国家庭的温暖,更加坚定了报效中华的决心。在一块出土的汉朝时期蜀锦文物上,有一句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在这样的信念里,苍溪因报效祖国而帮助同胞,邻水因感恩同胞而更思报国。
端午节过后,隔离人员隔离期满,纷纷返回家乡。经历过在苍溪的十四个日日夜夜,他们更懂得了生活的珍贵,更感受了祖国的伟大。“愿疫情之后人长久,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余下岁月无忧无难。”这位隔离人员,说出了全体中国人的共同美好心愿。疫情无情,中华有爱。每个人心里装着国家,就能冲破艰险走向未来。苍山有情,千山有情;邻水有爱,万水有爱。苍山邻水暖人心,千山万水迎新春。
肩抗责任,把同胞的隔离生活照顾得像家一样温馨,这是苍溪人的表现,也是中国人的习惯;心怀浪漫,在隔离期间还能进行乐观的艺术创作,这是邻水人的文采,也是中国人的情怀。这样全力帮助同胞的苍溪人,这样全心热爱生活的邻水人,都是同样优秀的中国人。因为千万年来形成的优秀素质和文明习惯,中国人可以在困难面前始终屹立。这是文明的芳香,这是文化的自信,这样的人们并肩站在一起,就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