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19年据估计全球有1000万新发结核病病例,结核病死亡约141万例。我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据估计2019年新发肺结核人数占全球的8.4%,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而位居全球第三位。四川省是结核病疫情较重省份之一,肺结核报告发病人数长期位居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前列。
HIV/TB双重感染者的死亡率是单纯结核患者的四倍。结核杆菌进入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后会受到免疫系统的有效反击,其中巨噬细胞和T细胞构成的细胞免疫能力是对付结核杆菌的主要力量。感染HIV病毒以后,即便CD4数目暂时还可以(比如大于500),但本身已经发生免疫缺陷,HIV感染使TB由隐性感染变为活动性结核的风险增大30倍。
HIV阴性的TB感染者一生有10%的机会发展成活动性TB,而HIV阳性者1年内即有15%的机会发展为活动性TB。HIV感染者感染结核杆菌以后,病情进展更快,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很快就会死于严重的结核病。
HIV/TB双感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咯血、体重减轻、贫血、腹泻等症状;此类患者较单纯结核患者通常咳嗽、咳痰、咯血的发生率降低,而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的发生率会增加。
及早发现病人、治愈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尽早接受痰涂片与X线检查,同时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检查。
得了结核病一定要全面规范治疗,服药不规范会增加发展成为难治的耐药结核病的风险。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疗程大大延长(18-24个月),花费比普通结核增加数十至百倍,同时还有可能迁延不愈,带来合并症、多脏器衰竭等更严重的后果。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及HIV感染的高危人群进行结核病症状和体征的常规筛查,给予尽早的诊断和治疗,并对其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同样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在充分有效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下,规范抗结核治疗,才能保证控制结核,完成超一般常规疗程后才可能获得临床治愈;不然,即便HIV病情稳定,但因结核处于活动期,病情加重、恶化,反而影响抗病毒治疗,所以双感治疗“一个都不能少”。WHO还建议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实施异烟肼抗结核预防性治疗。
双感患者的家庭成员在协助患者规范抗结核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感染和发病风险。艾滋病病毒并不能通过接触或者呼吸道传播,所以患者家属在科学使用安全套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性传播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结核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