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刻吸取120急救典型责任事故教训,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全力保障我中心120指挥调度工作规范高效的顺畅运行,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6月10日下午,市紧急救援中心组织召开120急救典型责任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会,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孙勇主持会议,全体职工参加。
会议通报了顺义120延迟出车、河南大学延误派车等4起典型案例。会前全体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典型案例,紧密联系自身实际,通过思考、分析、比较,找准、研究接警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会人员逐一发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认识体会、查摆问题和不足、提出工作建议和改进措施,有助于我们查漏补缺、知短补短、改进提高,更好的增强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一线履职能力。
孙勇指出全体职工要以典型案例为镜鉴,在自省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要有新的思考、谋划和举措。提出“12345”工作法,“1”紧跟形势和工作需要,不断完善调度工作制度、应急预案。“2”一是持续优化调度工作流程,做到受理有序、应对有数、处置有效;二是优化调度业务技能培训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理论+实操+竞赛+演练+考核”业务提能。“3”一是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深植、固化和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二是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对每一个求救电话都要充分估计、研判急救警情,切忌仅凭主观臆断主导客观评估,做好风险点防控;三是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善用沟通技巧,规范文明服务。“4”一是提升制度流程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是我们规范执业的根本遵循;二是提升地理位置和急救资源掌握能力,这是我们必须及时更新和储备的弹药库;三是提升复杂情况下应变处置能力,精准快速判断、扩宽调度思维、保持跟踪状态、强化信息报送。四是提升文明服务和语言沟通能力,弄清关键信息、做好情绪安抚、进行线上指导、畅通信息回复。“5”做到每一起呼救都得到快速地应答,每一个答复都达到有效地处置,每一个处置都实现快速合理地派车,每一起派车都做到最短的距离,每一个患者都得到最及时地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