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敏 燕巧
1924,这是遍布广元城乡的发热诊疗站点;30分钟,这是市民达到发热诊疗站点的用时。据广元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广元持续释放基层医疗资源,通过增设发热诊疗站、免费发放药品、开展心理咨询、提前关注重点人群、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种方式,积极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确保住院患者应收尽收,为广大市民搭建起安全健康网。
1924个便民发热诊疗站
患者就近享受“一站式”医疗服务
近日,广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诊室)能力建设和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引导全市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便民核酸采样点设置便民发热诊疗站1924个,为无症状及轻症患者提供就急就近便捷的“一站式”医疗服务。
利州区将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设置为便民发热诊疗站,截至目前,已新增便民发热诊疗站305个。“轻症患者在我们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利州区将军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蒲彩杰告诉记者,“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居民,我们通过社区建立了绿色通道,可快速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在持续释放便民医疗资源的同时,全社会也紧急行动起来,邻里守望,传递温暖。
经广元市场监督管理局动员组织,部分爱心药企积极响应、多方筹措,仅利州区就在定点药店免费发放8.72万片退热镇痛药品,有效缓解部分群众购买退热镇痛药品难的问题。苍溪县供应防疫中药“大锅汤”,免费提供给新冠病毒感染适宜症状人群;利州区老城街道一中医诊所20000片布洛芬只送不卖,“暖”到市民心窝窝;25个口罩、五类防疫医药用品、两份抗原试纸、一瓶消毒酒精、一张疫情防控知识问答宣传单、一封慰问信……朝天区500余份“疫情防治暖心包”送到了基层一线党员手中。
“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给予重点关注
广元市卫健委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截至目前,该市6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率已达100%,全程接种完成率98.47%,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95.41%。3-11岁人群除有禁忌症不能接种外,其他儿童接种实现了“应接尽接”。
全市未发生一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提前完成了省级接种任务,广元对全市45.39万名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实现了全覆盖调查和“红黄绿”三色管理,分类施策;督促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儿科诊治能力指导,共同对妊娠风险评估“五色管理”,并加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重点筛查。
与此同时,该市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重症救治能力。该市专门成立市、县区重症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印发了工作方案和重症救治技能培训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已经完成重症医务人员理论培训,有序安排770命医务人员开展有创、无创呼吸机操作技术培训,并安排6名重症医生、12名重症护士前往省人民医院接受集训。
在重症救治工作中,该市实行“一患一案”,及时发现疾病变症风险,并开展重症专家巡点指导,落实患者日评估、定期巡诊、远程会诊等工作制度,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努力提高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力争不出现新冠为主要症状的死亡病例。
“生命热线”24小时不打烊
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广元市紧急救援中心将调度座席从日常2个增加至8个,实行全员在岗轮值,每班人员由2名增加至6名,确保“生命热线”24小时不打烊。
“在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同时,我们全力满足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行动不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就医需求。”市紧急救援中心主任孙勇告诉记者。
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也纷纷开通线上问诊服务,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医疗服务持续“加码”。
目前,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开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热门诊、感染科等26个临床专业的网上问诊,百余名医生在线答疑。 12月13日起,广元卫健委从市各公立医院抽调了6名医护人员,作为卫生专业接线员进驻12345政务服务热线,前置回应社会关切,科学引导群众就医。广元市中心医院护士罗竹就是其中一员。“每天接听电话大约六七十通,晚上都是我们六个人轮流值班,确保24小时都可以回应群众诉求,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罗竹说。
据了解,各县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已全覆盖开通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已累计开展2459次心理援助活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广元市委、市政府已经做出安排部署:全市70周岁以上的常住老人都将在今年年底前收到“防疫健康包”,内有体温计、口罩、布洛芬、连花清瘟等物品,保障70周岁以上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切实做到尽量延峰、有效削峰、平稳渡峰,实现从‘防传染’到‘保健康、防重症、降死亡’疫情防控重点转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元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峰表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