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一段739号 邮编628000 电话:0839-3265706 传真:0839-3264320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352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73号
“五个五”促政务公开规范 征地拆迁在阳光下运行
——青川县国土资源局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试点工作纪实
2008年“5.12”灾后重建以来,青川县累计实施县内征地拆迁项目320余个,征收土地1.1万亩,发放征地补偿资金3.6亿元,房屋拆迁25.5万平方米,发放拆迁补偿资金5.1亿元。“公开、公平、公正”是征地拆迁工作的“法宝”,青川县坚持以促进权力依法规范透明运行、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为目标,按照“四统一五公开”的原则,按照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要求,主动公开征地拆迁工作,接受公众监督,真正实现“阳光征拆、和谐征拆”。
“五个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为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有序运行,我局结合工作实际,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目标责任、强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强有力的政务公开工作推进体系。一是建立一个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局范围内形成了领导牵头、上下联动、各方参与、合力推进的政务公开领导体系。二是制定一个实施方案。根据省厅对政务公开试点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印发了《青川县征地拆迁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设置了试点工作宣传专栏,确保完成规定动作不走样,因地制宜求创新。三是成立一个专门工作组。从办公室、耕保股、征拆办等股室抽调业务骨干3人,组建专门公开试点工作组,专项负责试点公开工作。四是列出一份任务清单。将试点工作内容全面梳理后,进行分解、细化、量化,列出任务清单,将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定期了解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五是出台一个考核办法。按照省、市、县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管理体制,切实落实了“一把手”负责制,制定了考核办法,并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青川县国土资源局年度工作目标体系,统一安排,统一部署。
“五个途径”完善公开目录
内容是政务公开的基础。为确保事项目录统一规范、公开内容亲民、简洁易懂,让群众“看得懂”。一是部门联合梳理。与林业、住建等部门,根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试点范围涉及的公开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全面梳理公开事项名称、依据、内容、责任股室、更新周期、渠道方式等,并按条目方式逐项细化分类,形成公开事项清单,确保公开事项分类科学、名称规范、指向明确。同时,全面梳理和优化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流程,形成工作流程清单。二是征集乡镇、村、组、群众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开“坝坝会”等方式,分别向乡镇、村组干部以及被征地拆迁户征集对公开目录意见,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和民生诉求,对事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征集试点工作义务监督员意见。面向全县公开聘请的20名试点工作义务监督员发放征集意见表,不断完善公开目录。四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微信号征集意见。在政府网站试点公开栏和“青川国土”公众微信号上征集意见。五是征集省、市主管部门意见。分别向市国土资源局、省国土资源厅征求意见,不断修正公开目录。
“五个公开”覆盖工作全程
按照“应公开,尽公开”要求,依法依规全面梳理公开事项,细化公开内容,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征地拆迁实施和公开工作中做到政策标准、工作程序、公开数据、发放补偿统一和补偿安置政策、工作程序、实物指标、补偿安置结果、咨询监督电话公开,全面梳理和优化政务公开工作规程,建立完善组织协调、保密审查、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舆情引导制度规范体系,提高公开透明度,实现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5个公开。
“五个平台”扩大公开途径
平台是政务公开的关键。为了让群众获取政务信息更方便、更快捷,平台是政务公开的关键,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试点专栏、“青川国土”公众微信号、触摸查询机、电视政务、村组公开栏等5个平台,公开征地拆迁信息,确保内容同步公开,平台之间相连互通,形成多方式、多渠道发布政务信息。
“五个渠道”及时回应关切
互动是政务公开的核心。为了让政务公开更透明,社会监督更有力,互动是政务公开的核心,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试点专栏“意见反馈”、咨询监督电话,乡镇便民服务窗口、义务监督员、来信来访等5个渠道,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和民生诉求,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让广大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好参与。
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模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形成了征收集体土地征地补偿公开一级目录4项、二级目录11项、具体公开事项30项,以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公开一级目录4项、二级目录10项、具体公开事项24项,建立制度7项,公开征地、拆迁信息37条。征地、拆迁公开目录从5项提升到21项,公开事项从19项提升到54项,公开平台从1个扩展到5个,将全过程晒在阳光下,切实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着力构建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征地拆迁基层政务公开“青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