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局:聚焦“三个三”突出抓落实 走出一条山区地质灾害防治新路子
来源:青川县自然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1-05-21 分享:

青川县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加之受“5·12”特大地震影响,地质灾害具有易发多发、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历来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县区之一目前全县纳入监测的地灾害隐患点366处,威胁2058户687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切实有效组织开展防灾避险工作,连续12年实现地灾预案点内“零伤亡”,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该县2019年、2020年连续被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评为地灾防治先进单位

聚焦“三个强化”,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地灾防治指挥部,统筹协调地灾防治工作,县财政保障每年纳入本级预算的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费用不低于200万元。强化责任落实。提前召开年度地灾防治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防灾任务,将隐患点防灾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实现“处处有人抓、点点有人管”的工作机制。强化科学处置。出台《青川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青川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青川县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快速、高效、科学处置地质灾害灾险情

聚焦“三个坚持”,全面掌握防范应对的主动权。坚持五级群测群防。构建县、乡(镇)、村、组、点五级联动群测群防体系,指导各级落实地灾预警监测责任、灾情信息预报通报和临灾处置责任。坚持部门联防联动。县自然资源、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防汛减灾信息预警预报,同时明确责任分工,各行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要求,做好本行业内地灾预警工作,构建起辖区内全覆盖、多方位、无死角的防范监测体系。坚持把“三避让”作为刚性要求,贯穿地灾防治始终。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坚决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做到“应转必转、应转尽转”。落实好空心村地灾防治工作,相关部门积极推广“村组组织领导+监测员巡查预警+骨干群众参与+结帮户支持+受帮户配合”五位一体的避险结对帮扶措施。

聚焦“三个抓实”,全力抓实汛期地灾防治 抓实提前谋划部署。制定了《青川县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攻坚计划(2021年)方案》,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2021年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存在高位崩滑地质结构的区域和活动场所,开展了“拉网式”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问题整治。自5月1日起,已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以及外出请假报告和信息报送制度。抓实现代科技支撑。主动采取地灾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提高了我市地灾隐患发现能力。坚持“人防+技防”结合监测预警模式,截至目前,我县134处隐患点安装普适性监测设备,设备数量共321套,基本实现了受威胁30人以上的隐患点专业监测全覆盖。抓实基础工作。组织驻守技术单位和基层干部群众,及时核实出315处隐患点,并逐点落实防范措施。全面开展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发放张贴“一表两卡”1800余户,开展宣传培训335余场,组织避险演练超320场次,提升了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