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朝天区分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
来源:朝天区分局 发布时间:2021-11-24 分享:

项目是关系发展的硬核支撑,是战疫情、抗下行、稳增长的关键。朝天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经济发展主引擎,不断壮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这其中,朝天区自然资源分局担任着怎样的角色?他们的工作又开展的怎样?带着疑问,笔者走进朝天区自然资源分局。

科学谋划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今年以来,朝天区自然资源分局以开展“提升保障水平”行动为契机,打好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框架,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

9月6日,自然资源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三区三线”第二轮试划工作视频会,决定在四川、浙江等五省开展第二轮“三区三线”试划工作,以便于统筹协调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以及耕地保有量数量、界线之间的关系,确保试点区域内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多久,该局便完成“三区三线”第二轮试划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0.60万亩,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6.27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4.27万亩,将重点项目作为单独图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

同时,乡村规划建设方案已审批,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双评估”,制定了12个乡镇139个村(社区)规划编制计划,启动曾家山片区3镇2乡586平方公里的《曾家山区域乡村级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沙河镇白虎和罗圈岩2个村规划成果编制、专家评审、市级审查等方面的工作。

担当实干  强化精准保障措施

“我们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是确保重点项目落实落地的基础性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要以忘我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9月22日在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专题会议上,党组书记、局长王洪彬严肃地说道。

对于朝天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来说,早已记不清这是今年召开的第几次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专题协调会,但每次会议都会深入分析用地报批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形成具体、有效、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倒排工期、闭环推进。

针对土地报征等耗时较长的审批项目,该局组建用地审批工作专班,从多个环节、多个层面进行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审查,确保审查要件符合相关要求,形成内审闭环机制,有效提高项目用地审批通过率。依照用途管制、补偿安置、年度计划控制等制度,规范用地报批行为。

为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尽早落地开工,该局严格执行联审联批、并联审批、手续代办等制度,加快项目用地手续办理进度。着力抓好“两个对接”,积极对接项目业主单位,高质量制作征地报件;主动对接省自然资源厅,专人跟踪用地报件获批情况。

精准务实   确保重点项目早日落地开工

“目前,已完成七盘关超级服务区、中航油储备库、曾家山“荣乐”国际生态康养度假区项目(三期)共3个建设项目用地报征工作,报征面积320亩,现正在跟踪省自然资源厅并转报省人民政府审批。”朝天区自然资源分局耕地保护监督工作组负责人刘德广介绍道。

为确保重点项目能早日落地开工,该局加强统筹协调,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告知制度和报告制度,认真梳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研究和加以解决。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沟通联系,及时跟踪进度,建立工作台账,不定期召开调度会分析研判,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为全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以来,取得2020年第二批次建设用地和两个单独选址项目(大沟水库、八庙沟水电站项目)用地批复;编制朝天区2021年成片开发方案,已批准备案;完成7个批次16个项目1027亩土地报征组卷工作。组织供地会审3期,供地13宗面积498.8亩,优先保障了凰成物流、龙圣达项目、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四期)标准化厂房建设、大沟水库等项目建设用地。

“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抓住牛鼻子就能加速一方经济快速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项目建设为目标,为重点项目护航,做好空间规划和用地保障等各项工作,助推生态文明繁荣和谐现代化新朝天建设。”党组书记、局长王洪彬介绍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