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量体裁衣”编织乡村新景
来源:苍溪县自然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2-08-12 分享:

曾经,土地碎片化、劳动力外流、田间作业道路不通等问题导致耕地撂荒。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和帮扶工作队的入驻,代耕、寄耕、扩耕、转耕等措施为苍溪县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一块块曾经撂荒过的土地经过精心耕作后又长出了新绿。

苍溪县东青镇东林村是传统粮油种植和畜禽养殖村。随着新一轮驻村帮扶的开展,苍溪县自然资源局走进东林村,

到田间地头问需于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紧盯保护与发展目标,坚持精准施策,注重盘活村内优势资源,优化各类用地结构,大力推动传统粮油种植业提档升级,创新发展特色养殖业,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乡村振兴规划,以规划的力量为乡村振兴赋能。

在规划实施中,东林村坚持以总体规划为统揽、专项规划为支撑、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托,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主要抓手,全村1100亩耕地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目前,这些土地被种粮大户签订了“代耕”“寄耕”协议,种殖水稻面积达70%以上。

乡村振兴为东林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点燃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激情。

东林村二组村民寇孝辉是村上培育的肉牛养殖大户,原牛棚非常窄小,又在住房侧面,不仅影响村庄风貌,还限制了养殖规模。多年来,寇孝辉想新建一个养牛场,由于选址需占用耕地,一直未落实,养牛规模也得不到发展,他为此而发愁。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后,立即现场踏勘,在避开占用耕地的情况下,最终选址在山坡上的冠木林处。当寇孝辉拿着驻村第一书记杨峰顺送到他手上的肉牛养殖场用地审批备案表时激动不已。

目前,寇孝辉投资40多万元的肉牛养殖场建设已完工,圈舍达500多平方米,规模从原10头养殖肉牛增至80头,预计今年可再发展养殖肉牛40头。苍溪县精准对接农户产业发展,为村民“乡村振兴贷、党员先锋贷、肉牛养殖贷、致富贷和不动资产抵押贷”等融资需求提供保障,打造出一系列惠农定制化“拳头”产品。东林村第一书记杨峰顺就通过“创业担保贷”,主动帮助寇孝辉融资10万元发展肉牛养殖。

乡村振兴在助力村民产业发展的同时,东林村集体经济也迅速发展壮大。原来基本为零的集体经济也逐渐发展了起来。东林村利用撂荒地建起了30亩柑橘产业园并套种大豆,柑橘产业成为村集体近年来的第一产业。随后,又引进白芨种植大户种植中药材白芨,村集体的60亩土地作为资产入股。

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以来,东林村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按下了乡风文明建设“加速器”。

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同时,东林村全力唱响农旅、文旅“融合戏”,深入挖掘贾家大院家风家训文化,为乡村振兴发展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攀升,“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已成为村民以家风涵养的精神瑰宝。

产业强基、生态增色、文化铸魂、人才赋能……如今,乡村振兴的热浪,正在东林村涌动。

图为:苍溪县然资源局驻东青镇东林村第一书记杨峰顺将农房不动产权证和养牛场用地批准备案书送到养殖大户寇孝辉手中,助力农户获得产业发展信贷资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