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旺苍县三级便民服务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信息详情>
旺苍县三级便民服务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发布时间:2014-09-09 10:10 来源:旺苍县 浏览量: 分享: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旺苍县始终将“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和三级代办服务,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健全服务网络,让群众“少跑路”一是强化投入建网络。先后投入近3亿元,高标准打造了县级政务服务集中区;按照统一标准建立了38个乡镇(管理办)便民服务中心,配套安装了行政效能视频监察系统;规范化建设了38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构建了完善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面打通了便民服务“断头路”,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二是简政放权明职责。按照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必须由县级部门审批办理的315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我县政务服务中心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将生育服务、养老资格认定等39项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在村级便民中心推行代办制度,为群众提供各类代办服务和政策宣传咨询。三是优化流程提质效。在县政务中心严格推行部门行政许可股长、审批专用章、业务专网“三进中心”和“领导带班制”,县级部门集中联合审批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提速90%。在乡镇便民中心整合计生、民政等基层服务事项,实行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等“十进中心”,确保群众在乡镇“能够办事、能办成事”。去年10月,省委书记王东明深入我县柳树村调研时,对我县的便民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创新服务举措,让群众“好办事”一是规范“代办式”服务。组建了由6000多名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和社干部为主的三级代办员队伍,并将代办员的手机号码作为民情热线电话进行公示,群众需要到村上办理的事,社干部代着办;需要到乡镇办理的事,驻村干部或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代着办;需要到县级部门办理的事,乡镇干部代着办,真正做到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今年以来,我县便民服务机构为群众代办各类事务165万件。今年5中央群教活动第四巡回督导组深入我县檬子、万山等乡镇进行专题调研,对我县的“三级代办”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二是推行“上门式”服务。各村结合群众实际,广泛推行“电话预约”服务,村社干部在预约时间上门为群众办事,变群众跑腿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路。组建了县、乡、村三级流动服务队,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智障残疾等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三是创新“点菜式”服务。结合“三农需求”,将150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建立了“乡土人才超市”,并将他们的联系电话、技术专长等相关信息进行广泛公示,群众如有需求,可直接打电话寻求帮助。今年以来,群众电话联系5.26万人次。

三、拓展服务功能,为群众“办好事”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县将紧紧抓住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契机,进一步加大便民、利民服务力度。一是整合服务功能,打造便民利民的“服务站”。深入推进村“两委”和便民代办中心、医疗卫生中心等6个中心的整合集中,要求卫生、供销、农业等相关部门在“1+6”村级便民中心设立服务网点,不断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二是强化培训功能,打造引领发展的“充电站”。为每个村级便民中心配备电教设备,开通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着力培养和壮大乡土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发展致富能力。三是强化宣传功能,打造精神食粮的“补给站”。在每个村级便民中心建立“万村书库”和“农家书屋”,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乡村文化节活动,着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乡风民风四是强化调解功能,打造平安社会的“变电站”。设立村级群众接访室,不断完善“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的“五事”制度,村干部轮流坐班,调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政府网站标识:5108000003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51号 主办:广元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
电话:0839-5572299 传真:0839-5572345
地址:广元市万缘新区玉潭路50号 备案号:蜀ICP备2024070796号-2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