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心惠民生 服务项目促发展
——在全省政务和资源交易系统“稳增长”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广元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2014年7月3日)
广元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于今年3月24日搬迁新址办公,新址占地29亩,总建筑面积32389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3118亿元。目前,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和单位共49个,工作人员340多人,设民生事务、投资建设、市场准入、人力资源交易四个服务大厅。
广元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同址办公,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运行模式,人员编制23人,办公面积2600平方米.目前,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矿产招拍挂已进入中心集中交易,其中,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交易职能已全部整合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今年以来,根据省政府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要求,结合政务服务中心的实际,我们主要抓了五项工作。
一、规范审批行为,强化服务能力
结合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新址,以深化“两集中、两到位”为抓手,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审批服务机制。市级各部门清理优化审批流程,重新拟定“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方案。31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服务窗口,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安监局、城管局、运管处、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等17个市级部门和单位内设行政审批科整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其中住建局入驻工作人员35人,授权窗口现场办理事项39项,分管副局长每周一三五在窗口现场办公。通过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强化了政务服务中心的整体服务能力,窗口现场办结率比搬迁前提升了近50%,部分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的老大难问题基本解决,“体外循环”现象基本杜绝。
二、拓展服务功能,办好“政务超市”
为实现“进一道门、办所有事”,尽量让老百姓少跑路多办事,降低办事成本的目标,除将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外,我们还将与老百姓和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30多项服务事项也一并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初步形成了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要素配置、效能监察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社保、医保、机保、出入境、房产交易、住房公积金等业务已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供排水、天然气、电信、移动、联通、银联等8个公用事业单位均在政务服务中心设有服务窗口。待清理规范结束后,拟将与行政审批相关的部分中介机构也一并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
三、围绕经济发展,搞好项目服务
广元属欠发达地区,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主要靠投资,调结构也要靠投资。项目是投资的主要载体,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没有投资也难以调结构。我们尽力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服务作用,努力为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做好审批服务,加快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一是建立重大项目审批协调服务机制。按照“信息共享、三方联动、无缝对接、合力推进”的原则,我们与市投资促进局、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设立了重大项目审批协调服务办公室,各确定1名分管领导,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负责协调服务的具体工作,同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重大项目一站式服务窗口,统一受理重大项目审批申请。
二是建立“两个一”的贴身服务机制。即:对市委市政府今年确定的18个重大投资项目,政务服务中心、投资促进局、开发区管委会分别确定1名联系领导,协调服务办公室指定1名服务人员,随时掌握项目动态,及时解决审批困难,适时组织并联审批,主动搞好代办服务。1至6月,召开并联审批协调会4次,代办服务36项。
三是提前介入、主动作为。政务服务中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直接参与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既为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招商引资当好配角,也为项目业主审批服务唱好主角。
四是加大项目审批督办力度。建立重大项目审批月通报制度,做到“两个清楚”,一是项目进度清楚,二是项目业主和审批部门责任清楚。
四、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创业就业
整合人才交易中心和人力资源市场,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交易平台,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作用。一是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引进20家劳务中介机构进驻人力资源交易服务大厅集中办公。4至6月,通过人力资源交易平台,4000多人实现就业。二是改革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注册登记条件,激发全民创业热情。1-6月,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迅猛增长,累计新登记6856户,其中企业1584户,个体工商户509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4户。三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绿色通道。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就业局等部门大学生创业就业联席会议制度,清理落实大学生创业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在人力资源交易服务大厅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综合服务窗口,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组织大学生专场招聘会3场,206名大学生实现了就业梦。
五、创新采购方式,提升质量效率
一是发挥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对政府采购过程的管控,发挥财政资金的综合效益,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效率,尤其是一次成功率,避免因“溜标”,影响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建立采购中心、采购人、相关专家集中会商论证机制,确保采购文件、评分方法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1至6月,完成政府采购77宗,采购金额6154万元,资金节约率10.7%,一次采购成功率达73.6%,采购人满意度达82.5%。二是建立协议供货制度,单次或批量在20万元以内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均实施协议供货,协议供货267宗,协议供货金额910万元。采取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确定公务用车定点维修企业23家,定点保险企业4家,办公用品定点经营企业15家,定点采购金额1250万元。三是在同质同价条件下,鼓励采购、使用本地产品,提高本地产品政府采购份额,同类本地产品政府采购率达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