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成中心标准化建设。按“统一、规范、和谐、便民”的原则,加强“四优化两统一”,即:优化中心环境、优化功能设置、优化便民设施、优化文化氛围、统一资料印制、统一人员着装,推进窗口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以优质政务服务展示政府良好形象。
二、加强事权一体化建设。以省、市公布的行审目录为依据,加强进驻项目的动态管理,逐个部门把项目情况、人员情况和授权情况落实到位,杜绝“明进暗不进”、“两头受理”、“只挂号不看病”等问题,努力实现“进一道门、办所有事”的目标。
三、优化审批代办机制建设。完善并联审批机制,探索更加科学、高效、操作性强的并联审批运行模式。积极做好新注册工业企业全程代办服务,不断完善全程代办机制,加强全程代办督办落实。实行“敲门服务”,主动了解掌握企业和办事群众需求,变坐等办事为主动服务。
四、强化窗口行业效能建设。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加强政务服务监管。从“精细化”入手,对窗口服务行为、办事规则、日常管理、投诉受理等进行强力规范和约束,建立健全窗口人员行为规范、考勤管理、考核管理、奖惩办法等日常管理制度体系。大力整治窗口“庸懒散浮拖”现象,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问责。
五、完善电子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大厅功能,及时上传和更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目录、申报资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联系电话、投诉方式等,实现网上查询、申报、预审、查询,简单事项在网上直接办理。同时,与市电子政务大厅做好对接,实现互联互通。
六、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建立省、市、区一流的政务服务体系的目标,按照“六统一”、“六规范”的标准进一步巩固、完善、提升基层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建成一批在全省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
七、健全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建设。指导各乡镇(街道)集约行政资源,完善职能整合,年内完成全省通用行政审批数据通用软件向乡镇延伸,实现视频监控系统、数据监控系统向乡镇全覆盖,为三级联动服务打下基础。探索试行区级行政审批权向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下放,加大对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窗口的授权。依托新型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建立新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便民服务向小区、楼院、自然村延伸,设立便民服务联系点,拓展服务网络覆盖。
八、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规范化建设。完善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系,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加快职能整合,实现全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统一进场、集中交易。制定各项目交易流程和交易规则,完善流程管理机制。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现场服务和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控机制。
九、加强政务中心党的建设。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务干部的培养和业务能力提升。加强窗口党员的管理,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巩固和提升党员示范岗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党组织、党员双报到制度,做到经常化、常态化,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十、持之以恒地推进建设。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工作,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持续开展廉洁机关建设,坚持“做清正廉洁干部、创群众满意机关”,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中心机关的廉洁度、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