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进干部作风,方便群众办事,提升服务效能,昭化区朝阳乡党委、政府在规范便民中心运行过程中,大力实施“三大行动”,创新监督管理和服务方式,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断头路”。
“零距离”服务行动。一是实行“值班长”制度。大厅人员轮流排班,每人一周,在当值期间,大厅的纪律、卫生、服务和群众接待、咨询等全部由“值班长”负责监督检查和管理,如遇干部下村,群众办事则由“值班长”负责联络回传,乡党委政府领导随时抽查,出现问题,首问“值班长”,有效提高了干部的自律意识,解决了干部外出,群众办事不好找人的问题。二是实行预约服务。针对“一时赶不到”或临时有急事的群众,为避免反复白跑,采取发放“联系服务群众卡”的方式,进行电话预约办理,不管上下班,群众都可打电话与相关窗口工作人员联系,工作人员按约定时间在窗口等候办理。三是上门服务。为做好年迈体弱、行动不便,急需办理事项又无法及时办理等特殊群众的服务工作,朝阳乡成立“便民服务队”,定期不定期开展集中上门服务活动,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标杆引领行动。在场镇及各村设置意见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对办事人员执行相关服务规定、工作纪律、文明用语、上班到岗等情况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定期不定期对办件情况、投诉事项实行全程跟踪督查,对已经办理的事项进行回访,了解被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每月定期召开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通报会,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对各窗口办事人员服务质量进行通报,对服务质量好的,结合群众意见、乡村干部意见,评选出“服务之星”,并发资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帮助其查找不足,明确整改措施,实行台账管理,限期未整改的,严格按效能建设相关规定问责问效,并纳入个人年终目标考核。
素质提升行动。根据乡镇窗口工作人员“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实际,为保障服务质量,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个人素质和履职能力,针对基层工作实际,每月组织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着重对法律知识、业务知识、窗口规范化建设、档案管理等内容进行集中培训,每季度进行1次知识测试,将学习和工作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个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