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为切实帮助企业增动能、促发展、添活力,促进企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广元市稳妥有序、坚定不移推动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服务,以“拼经济比发展”决策部署为核心,坚持拼字当头、产业为先、环境为要,锚定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总目标,聚焦企业需求,整合各部门惠企政策兑现业务,实现政策咨询、提交材料、政策兑现集成化服务,打通政策从部门到企业绿色通道,切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主要做法
(一)搭建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工作平台。一是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建立惠企政策兑现专区。商务、经信、科技等10个部门组建惠企政策兑现服务工作专区,将惠企政策相关审批事项纳入专区集中管理,推行集成化审批服务。二是建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市、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窗,政务服务、经合外事、工商联等4个部门组成专窗落实专人承担咨询、受理、交办、督办、回访等具体工作。三是建立惠企政策专用系统。推动建设全市统一的惠企政策“查、办、送、评”信息化系统,实现惠企政策“一网”通查、“一键”匹配、“一秒”推送、“一站”服务,实现企业在线申请、部门在线审批,惠企政策兑现“全程网办”。
(二)优化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工作流程。一是统一事项清单。行业主管部门实时分类梳理编制免申即享类、即申即享类、综合评审类三类惠企政策事项清单,政务服务管理机构汇总全市惠企政策事项清单,实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公开发布。二是统一办事指南。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减成本”要求,逐项编制政策兑现办事指南,明确各个事项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审核流程和政策兑现时限。三是统一政策咨询。惠企政策兑现专窗汇集国家、省、市惠企政策,建立惠企政策“信息库”,为企业提供精准咨询服务。四是统一申请受理。惠企政策兑现专窗负责统一受理企业申请,推行“专窗综合受理、部门分类办理”受办模式。五是统一分类交办。惠企政策兑现专窗精准判定主管部门和政策类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交办,并出具材料移交清单和交办通知书。六是统一办理时限。惠企政策兑现专窗在受理惠企政策申请资料后1个小时内向行业主管部门交办,10个工作日内完成市内政策兑现申请审核报批工作,1个工作日内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兑现惠企政策。七是统一评价考核。行业主管部门实时将惠企政策兑现工作进度反馈给惠企政策兑现专窗。惠企政策兑现专窗建立催办督办制度,对惠企政策兑现工作情况面向企业进行全量回访,开展满意度调查,并将限时办结情况和满意度评价情况纳入定期通报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
(三)强化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工作保障。一是加强惠企资金保障。行业主管部门及时编制惠企政策兑现工作计划,编列年度惠企政策资金预算,按程序快报快批快执行。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负责建立惠企政策“资金池”,根据部门(单位)惠企政策兑现审批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兑现惠企政策资金。二是加强工作协调联动。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统筹入驻政务服务中心涉企工作部门(单位)首席事务代表组建工作专班,协调组织本部门根据政策变化动态更新惠企政策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研究和处理惠企政策兑现工作中遇到的相关事宜。三是加强绩效督查督办。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月汇总发布全市惠企政策兑现情况;市委目标绩效办将惠企政策兑现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督查检查计划;市审计局将惠企政策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纳入有关部门年度重点审计内容;市纪委监委对惠企政策兑现过程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情况及时进行问责处理。四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政府网站、部门网站、办事窗口、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惠企政策,及时回应企业关切,提升社会各界知晓度,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浓厚氛围。
三、主要成效
截至目前,梳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类事项130项、即审即享类事项1472项、综合评审类事项149项,编制综合评审类办事指南149份,实时动态更新并及时公开发布。全市共受理企业惠企政策咨询和申请1255件,办结741件,纳入惠企资金池资金3.85亿元,兑现惠企政策资金67.23亿元、惠及企业累计135157余家。为70000余家企业开展37000余次宣传,开展上门、预约、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10000万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