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焦监督重点。聚焦“六个盯紧”,尤其紧紧盯住重要部门、核心岗位、权力运行以及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对重大事项决策、工程项目招标、大额资金使用、干部调整任用等重要事项进行全程监督,坚持对“三资”管理、转移支付、惠民补贴、扶贫救济、低保医保、农田水利建设等日常事项进行常态监管,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加强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涉黑涉恶问题背后“保护伞”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通过财务检查、执法监察、受理群众举报等方式,严惩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清除包庇、纵容黑恶势力腐败分子,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
(2)完善监督方法。细化监督职责,拓展监督领域,探索重点监督与普通监督互促、阶段监督与长期监督并进新模式,不断延伸监督手臂,推动纪检监督从上至下,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工作时间到业余时间,从单位到社会全域覆盖,杜绝监督漏洞和空档。组织3个督查组深入一线,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三大攻坚战、作风纪律、营商环境等领域开展专项巡察20余次,深入上访现场10多次,上半年接办查处各类信访案件45件,已全部进行了调查并及时办结;函询问话1人次;立案调查3件,结案3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发出通报4期。把从严监督管理的功夫下在平常、抓在日常。
(3)提升监督质量。重点解决政治监督简单化、熟人社会监督难、巡察整改不落实等问题,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三重一大”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干部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制度等,制定《村居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谈话提醒工作实施办法》等5项制度,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2次,讲廉政党课3次,堵死腐败产生的政策空子、制度空子,切实筑牢制度“防火墙”,握牢方向盘,把好作风关,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