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综述
曾经,这里是一片荒芜。
如今,万木抽绿、万花吐蕊,希望如新绿在这片土地上生长。
这里纵横交错的马路车流不断、厂房林立整齐明亮、一个个新上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与蓝天白云、绿树花草交相映照形成一幅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的画卷。工厂车间内,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生产……2月25日,记者走进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见到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感受到的是春潮涌动的勃勃生机。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开发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开发区’和‘怎样建设开发区’这两大课题进行深入调研论证,提出了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的总体目标,确立了‘产业新高地、城市新组团、开放新格局、统筹新样板、和谐新家园’的发展定位,明确了‘十大产业园区’、‘五大城市组团’的规划布局,制定了到2017年‘两个基本完成’、到2020年‘两个全面实现’的具体目标。”采访中,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伍荣华告诉记者。
一年来,开发区按照“稳中快进、招大引强、延链引进、大小并举”的总体要求,着力培植大产业、主攻大项目、实施大投入,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具有方向性、引领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提升现有企业规模做大投资存量,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投资增量,实现招商引资数量、质量“双提升”。
一年来,开发区坚持“稳基础、求质量、提速度”的工作基调,围绕“攻重点、破难点、抓关键、出成效”的工作思路,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8亿元,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5亿元,增长7.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8亿元,增长2.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2亿元,增长13%。
如今,开发区正如一个强大磁场,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气魄,集聚起强大的发展能量,为实现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率先“次级突破”的宏伟目标昂首迈进。
抱团成链集群集聚发展 “满园春色里”凸显“风景这边独好”
一个大项目、大企业的落户,往往能带动一批配套项目的跟进。
一年来,开发区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四大计划”,围绕现有产业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补链、扩链、强链,着力推动企业抱团成链、集群集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性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位于袁家坝工业园区内的广元启明星铝业公司是一家以电解铝锭、合金锭、阳极炭块生产为主的大型企业。12万吨电解铝、12万吨阳极炭素、8万吨铝合金产品生产能力。
近年来,为做深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中的铝业文章,实现铝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区围绕产业龙头企业启明星铝业公司,推动恒太铝业、蜀塔稀土铝合金电缆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蜀塔铝业、国大科技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铝产业正加快形成由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新增产能6亿元,产值较去年同比增长7.8%。
电解铝仅是铝工业的前端,是铝产业的原始产品,要做强做大铝产业,就必须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品产业链。
产品附加值与产业链的长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延长产业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
开发区以此为契机,不断壮大铝产业集群,延伸铝产业链条。
目前,开发区电解铝产能12.5 万吨,已引进铝深加工企业11家,铝深加工产能达15万吨,基本形成了“铝水—电工园铝杆—稀土铝合金电缆”、“铝水—铝锭—铝轮毂”、“铝水—铝锭—大板锭—中厚板—高铁车厢板”、 “铝水—高强铝合金锭—高强铝合金制品”、“铝水—泡沫铝—泡沫铝复合材料”梯次发展、集中高效、结构合理的良好格局。
通过链式发展,开发区铝产业现已集聚企业20余家,并初步形成以启明星为龙头,以阳极碳素—电解铝—铝加工(汽车轮毂、铝合金、泡沫铝、铝型材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形成了航空发动机部件、高强铝合金、稀土铝合金电线(缆)、高铁用铝型材等新产品发展格局,多种产品受到军工、航天、交通单位客户的高度赞誉。
据开发区经济商务发展局局长何兴旺介绍:“ 1吨铝水加工成铝板后,附加值提升22%;加工成铝合金切片、泡沫铝、飞机器材、轮船器材后,附加值更是数倍增长。”
“铝业大有发展前景,比如易拉罐料、食品包装、轨道交通、航空器材等都是铝消费的强劲增长点。随着铝成本过高难题的破解,产业链的不断延长,铝产业附加值的提升,开发区肯定能迎来铝产业的春天。”采访中,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勇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开发区将着力推进中铝821厂电解铝异地新建项目、汽车配件项目、5万吨电线电缆项目、4万吨汽车与航空铝管项目等六大项目建设,着力建成中国西部最大高强铝合金基地和航天航空材料生产基地,着力打造西部一流铝业发展高地。
这,仅是开发区着力探索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式招商的一个缩影。
在加快探索抱团成链、集群集聚发展的发展过程中,开发区以园区为载体,除了铝产业振兴外,还围绕食品饮料产业扩能、电子机械产业升级、医药产业集聚加快产业结构性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食品饮料产业扩能方面,新上娃哈哈4L纯净水及利乐峰生产线、金贝儿无菌生产线、海诺食品、成友米业等5个项目,新引进魔芋精深加工、顺平豆制品加工、金玉膳食纤维食品等6个项目,全年新增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12.4%。
在电子机械产业升级方面,推动长虹拓宽生产加工领域,推进博锐精工、广融压力进行产品创新,推动思达客车新上电动汽车生产线,新投产思必达高端数据线、亿安电子、钰萌光电等4个项目,新引进香港皇旗光电等项目,新增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2%。
在医药产业集聚方面,重点抓好了亿明药业、中方制药等一批项目建设,其中赤健中药、太星药业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园区生产性医药类企业达到9家,医药物流类企业达到25家,产值同比增长21.3%,医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同时,建材、纺织等其他产业也实现较快发展,前瞻服饰、三瑞建材、卓远商混、汇通沥青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产值同比增长6%左右。
以项目建设为灵魂 “两个目标定位”绘出“寒冬枝头春意闹”
始终秉承“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项目工作“牛鼻子”,主动出招引项目,铆足干劲实施项目,项目投资工作推进有力。
一年来,开发区累计推动实施项目8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9个,竣工投产32个项目。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全国多数地区投资扩张需求动力不足、产业转移势头下降等情况下,开发区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答案是:“项目”!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是开发区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大项目、好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增长的源头、跨越的支点、产调的平台。抓项目就是增财富、增实力、增信心、增竞争力、增后劲。”开发区决策者高瞻远瞩。
开发区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夯实打牢经济社会发展根基的重大举措,举全区之力开展产业项目招商。为了调动积极性,开发区各职能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管委会领导实行包保责任制,形成了招商重担大家挑、领导带头抓项目的工作氛围。
通过总结经验,开发区不断转变招商理念,端正工作方向,建立起项目谋划与推进工作机制,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审核批准一批、开工实施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使开发区出现了“投资越投越多,项目越引越大”的良好局面。
引进项目,这只是招商引资的第一步。为使项目尽快落位,结出累累硕果,开发区除了注重投资环境硬件建设以外,更在开展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做企业的贴身管家,为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使企业扎根开发区。
隆冬时节,在开发区的各个产业园区里,塔吊高耸、机声隆隆、人影匆忙……繁忙的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轮轮招商引资热潮、一阵阵项目建设热浪,如浩荡东风劲吹这片黄土地,给全区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人们听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奋进交响曲,看到的是层出不穷的发展亮点,感受到的是项目建设的激越鼓点。
在王家营工业园,广元世纪城?红星美凯龙项目由家居建材商业区、高端商务区、高尚生活区三大城市功能区组成,涵盖七大高端主力业态。形成以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奥特莱斯为龙头产业,集酒店、SOHO等为一体的城市级综合体项目。如今正在施工建设之中。
广元万贯川陕甘五金机电建材城项目由万贯集团投入22亿元打造,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年税收2.4亿元,解决就业近万人,具有极强的支撑、带动能力。该项目已于2015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
同时,广运物流、一所两中心项目、申达物流基本建成运营。
广融CNG气瓶、卓远建材、太星药业等23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其中智捷智能机器人手臂、钰萌光电等5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见效。
上述大项目,虽然只是开发区项目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但却使人感受到开发区浓厚的抓项目、上项目的氛围。这一切,都凝结着开发区招商团队的心血和汗水。
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积极研究政策,完善发展思路,积极瞄准产业发展新方向,以“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历经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以“遍地撒网,重点抓鱼”的理念抓招商,大力推进以商招商、延链招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个,其中签约魔芋精深加工、塔山湾国际养老产业园、马孚醇醚超清微排车用燃料等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到位市外资金72亿元,结出累累硕果。
运用互联网思维抓发展 昔日“荒山地”变成今日“圆梦小镇”
足不出户,网络销售员坐在电脑前,一年就能“敲”出数千万元销量的造富神话,今天已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演。
去年10月30日,位于开发区袁家坝产业园的京东广元馆正式开馆,为开发区沃土增添了新活力,为传统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了触手可及的开阔局面。
开发区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模式寻找新的商业方向,把有形产品销售市场和无形网络大市场结合起来,将开发区打造成一个拥有总部经济优势的产业新高地。
去年以来,开发区围绕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打造出了拥有3500平米办公用房的“圆梦小镇”,优化了包含卓新物流、广运物流等物流体系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广元荣生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何荣贵说:“我们是最早入驻京东商城广元馆的开发区企业之一,既在馆里展出,还在网上销售,有效实现了线上和线下融合的问题,仅仅是京东广元馆的一个线上秒杀活动,4个小时我们就卖了5600件核桃油。在以前不知道销售人员要费多大的功夫才能创造这个销量。”
短短4个小时的销售额就已经将近该公司过去几个月的销售额。尝到甜头的何荣贵,谈起电子商务脸上总会浮出笑意。
看着别人尝到了甜头,四川川妹儿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梁静说:“我们已经在开发区租用了一个2000多平米的厂房作为生产基地,就地组织生产加工。”
和四川川妹儿食品有限公司一样,海诺食品、顺平食品等企业也纷纷落户开发区,还有20余家企业准备到开发区就地组织生产。
“开发区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培育发展新引擎,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增强发展新动力为目标,把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创新创业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依托川浙园生活服务区以及光正孵化园、宏天一号总部港、创业孵化中心等现有资源,创造了‘1+3+N’的创新创业加速基地建设模式,多方联动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大力吸引新经济、新产业项目入园发展。”采访中,伍荣华告诉记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开发区利用传统产业带与专业市场在互联网上映射和延伸,汇集生产厂家、渠道商、网上商场、消费者、政府、第三方服务商等多种角色,帮助买家直达原产地优质货源,帮助卖家提升竞争力,从而降低整体成本。
“作为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开发区而言,在创新驱动助推转型的道路上,践行‘互联网+’行动是传统市场催生出新业态的重要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作用下,开发区的各项产 业已经全面走上升级之路。”吴勇说。
目前,开发区已成功引入京东广元馆、中国网票务频道等76个项目,其中电子商务项目37个,全面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年税收5000万元,解决就业2000人以上,在运用互联网思维抓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转型升级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产城一体”、“园城共融” 打造宜居宜业的靓丽现代新城区
发展与民生并重。
漫步滨江大道,绿草茵茵,垂柳依依……茶余饭后,家住下西的市民来这里休闲、散步,无不惬意。
开发区始终将产业发展和城市新区建设相互交融、整体推进,做到时间上同步演绎、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形成了互动发展、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在袁家坝棚户区安置点,建工业园区使活力村八组40岁的村民曾广东失去了土地,农村户口也变成了城镇户口。但是,他却感叹:“以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现在和城里人的生活没有两样。”养老、医疗保险,就近务工,房屋出租……全家人的生活无忧,看病、养老都有靠头,自己不但在园区谋了一份工作,而且还可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居民安置点有医院、学校、市场、商店……这里便是一个“城市综合体”。王家营工业园承载了园区企业生产,也承载了市民生活。园区入园企业配套建设职工休息娱乐场所,汇集吃住行购物于一体。企业员工不再像以前,在城镇与工厂之间早晚“迁徙”。
工业园区在承载企业的同时,也逐步被赋予了生活载体。
拓展城市空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区推进“产城融合”的破题之作。按照“十大产业园区、五大产城组团”的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产与城的并进、园与城的融合,全区“产城一体”、“园城共融”格局正加速形成。
一座城市的发展取向,归根到底是要“宜人”。
一年来,累计推动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45个,新建道路35公里,铺设管网5公里,拓展城市及园区面积2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1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骨架正加速形成。
围绕园区规划,完善了惠家沟居民生活区、下西棚户区、利州西路棚户区、袁家坝棚户区云润小区等安置小区各项硬件功能设施,大力改造散居群众农房风貌,形成集中安置区与自然聚居区协调统一的城乡居民生态生活区。
打造城园共融的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促使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依照“田园在城市中,城市在田园里”的格局,突出“现代、生态、田园”特色推进城市建设。
肖家、万贯等场平工程基本完工;陵宝二线、启明星西侧道路、陵盘路建成通车;滨江西路、国道108改线、省道205线加快推进……同时,工贸国际广场、国际商贸城三期等商贸物流项目快速有序推进,一个业态齐全、功能完备的商贸物流圈初具雏形,下西片区整体城镇化步伐加快。
“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不但能挣到工资还能照顾家里,现在也从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24日,在见到35岁学工村五组村民彭燕时,她正在广元娃哈哈公司做财务报表,曾经在外打拼的她2003年来到该公司,从最初的一名车间工人做起,现在已是公司管理人才,每月工资达4000元。
“像彭燕这样转变身份的人在公司已有520余人。”广元娃哈哈公司财务科科长罗建初告诉记者。他们的收入从99年的300元左右转变到现在的3000元以上……公司的利乐包、八宝粥等生产线还带动了园区内的四川景特彩包装有限公司和四川广元兰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解决了当地农民近300人的就业难题。
从农民到工人、从青瓦房到花园式公寓、从打工仔到老板……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转变,这正是开发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共融的结果。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统筹有力,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建设同步推进……
产业发展和城市新区建设并重 使开发区成为广元的产业新高地
开发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排头兵”和“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如何大胆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声中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
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第一位的发动机,稳增长的关键还是稳投资。省、市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年”,开发区将继续发挥项目在经济工作中的主引擎作用。全区上下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促大发展”战略,精心谋划项目,全力推进项目,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支撑。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必须按照“总量大、结构优、质量好”的要求,围绕“优化结构、扩量提质、集约集聚”的思路,全力推动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区域性产业新高地。
始终坚持“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发展思路,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组团方式规划布局,以产城单元为基本形态,充分依托“大山大水”,突出山水相依、景城相融特色,着力推进产与城的并进、园与城的融合,同步推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促进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经济”向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转型,加快建设山水相依、城园一体的生态山水田园城市新区。
“开放”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对外开放是开发区的基本特征。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努力构建内外联动、活力迸发的开放新格局。
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契机,突出全面改革创新牵引,大力推进重点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开发区“五大体系”,推动各项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民生保障工作既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阀门”,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必须坚持把民生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着力办好群众最急需、最盼望的民生实事,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各级党组织共同的政治责任。必须切实增强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能力,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全面提高抓经济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新局面。
到2017年,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十大产业园区基本建成,“3+5”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城市新区基础设施骨架基本成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经济核心增长极地位有效确立。
到2020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十大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实现人口和产业的高质高效集聚,形成区域性产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全区呈现出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人居环境优美、群众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的崭新局面,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目标有了,如何实施?如今,开发区正在培养一个政治坚定、视野宽广、勇于担当、多谋善断、清正廉洁的钢班子,形成有凝聚力、有感召力、有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在于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人品高尚、求真务实、执行有力、甘于奉献的铁队伍,成为有理想、有激情、有文化的“特战队”。努力为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促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内涵式发展,着力把握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两大重点,坚持供需两侧同时发力,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建立工作新秩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加快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采访中,伍荣华告诉记者。
夯基蓄势不止是一种姿态,奋力前行不止是迈开的步伐。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凝聚起腾飞的能量,正在书写发展与崛起的新篇章。
川公网安备 510890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