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5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我市米仓山茶、广元黄茶、七佛贡茶三大品牌70余个产品,吸引众多国内外客商驻足。
始于商周,盛于唐宋,有着近3000年的历史沉淀,这杯广元茶,清香远飘万里。
近年来,广元茶业发展日新月异,累计建成11个万亩现代茶业园区和45个千亩茶叶示范片。
截至去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49.9万亩,茶产量1.37万吨,茶叶综合产值39.5亿元,“米仓山茶”“广元黄茶”“七佛贡茶”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东“师”带西“徒”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一株茶,一段情。广元茶业的振兴发展,离不开浙江自1996年起对广元茶业的帮扶和支持。
这次茶博会上,写着“一片感恩叶,携手奔康路”的匾额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因为它上面有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46位村民的集体签名和红手印。“这是专门给浙江亲人回赠的礼物。”沙州镇青坪村支书王永明现场道明了原因。
23年来,浙江为广元茶产业发展,举办各类培训班360余期,内容涵盖绿茶和黄茶加工,以及茶叶评审、拼配、经营等技术知识。
去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得到了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青川县青坪、柳河、固井三个贫困村,成为受捐地。
今年4月1日,最后149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在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安了家。
自此,450万株满载着帮扶深情的安吉白茶苗全部完成栽植,目前成活率达95%以上。据悉,投产后年利润预计可达750余万元,可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300余元。
来自浙江台州天台的黄茶也扎根旺苍,成为当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叶”。
“更让大家放心的是,投产后,浙江茶叶集团将按保底价收购。”王永明说。
如今,茶产业带动了旺苍县、青川县2.8万贫困群众脱贫和茶农奔小康,去年为茶区农民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茶叶收入超过总收入的60%。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在广元成为现实。
种茶也“种”景
茶韵满乡引四方游客
茶经济的持续发展还为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延伸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农民的金山银山。
4月25日,茶叶飘香满枝头,上万游客们齐聚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共赴一年一度的米仓山采茶节。
万亩碧绿茶园,既是茶园,又是景点。革命老区旺苍,红色更红,绿色更绿。
坐落于青川县蒿溪回族乡炭河村和乐安寺乡向阳村的仙雾茶海,茶山隐藏云海,仙雾缭绕,先后荣获“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四川省十大最美茶乡”称号。
休闲娱乐的同时,游客可以直接感受到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过程,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在旺苍县高阳镇的茶园,游客还能泡上鹿亭温泉。
这是我市近年来走出的茶旅融合发展路。
茶与景区相互融合、促进,以旅兴茶,以茶促旅。
一个个茶园,在全域旅游的画卷中,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让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不断得以拓展和延伸。
行动换来成绩,茶旅融合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截至去年底,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25.19亿元,增长9.3%。
“国”字头品牌
线上线下远销海内外可茶香也怕巷子深。
通过举办和参加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采茶节活动等多种形式,我市大力打造“米仓山茶”“广元黄茶”“七佛贡茶”等区域公共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米仓山茶”成功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首批质量安全可追溯产品,与峨眉山、蒙顶山和宜宾早茶并称“三山一早”。
“七佛贡茶”成功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华文化名茶”,2016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是四川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茶叶产品。
去年,七佛贡茶和米仓山茶成功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100强企业,茶叶品牌总价值达24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等10余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宣传推介,建设品牌旗舰店30余家。
支持企业在电商大平台开设专营店,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亚、欧、美、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迈入新征程,广元茶带着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沿着乡村振兴的新道路,香味将越来越浓,越飘越远。
(记者张欣)
川公网安备 510890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