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坝铝产业园区
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
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标注着历史的进程。
33年前,改革开放的浪潮奔腾不息。在广元加快发展的步伐中,“只有工业才能强市”的理念一次又一次被提及。传统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也成为萦绕在每一个广元人心中的梦想。
历史在1992年驶上了工业的快车道,在广元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下,广元市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元经开区”)应运而生。
至此,这块“工业主阵地、发展增长极”,在呵护中成长,在成长中反哺。
“33个春华秋实,广元经开区用铿锵步伐,书写了一段敢为人先的创业史,一段勇立潮头的奋斗史,一段干在实处的发展史,也正朝着‘千亿级产业园区’发展总目标不断迈进。”广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杜剑说。
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从1992年建区,到2012年获批国家级经开区;2021年广元经开区晋级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百强”之列,再到“而立之年”,广元经开区紧跟时代步伐,抢抓机遇,不懈奋斗,在曾经的弹丸之地上书写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33年来,广元经开区不断“长大”“变强”:管理面积从最初的8.58平方公里拓展到112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累计突破1500亿元。
“春天的故事”,演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奇迹;“目标千亿级”,掀开了广元经开区跨越发展的时代篇章。
1 从无到有 开启工业新时代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梦想,担当塑造辉煌。
1992年,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唤醒了嘉陵江边一块弹丸之地的魔力。从此,广元经开区这颗希望的种子在川北大地种下,并律动着时代的脉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就这样,广元经开区在崭新中强势起步,开启了广元工业乘风破浪、踏步赶上的新征程。
1993年8月,省政府将“广元市经济开发区”列为省级开发区,包括南河工业商贸区、上西坝仓储贸易旅游区、袁家坝重工业区三个片区,批复规划面积为19.6平方公里。
2005年7月,广元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重新组建了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2.36平方公里,属于国家发改委2006年1月26日第三批公布设立的省级重点开发区。
2008年以后,结合广元灾后重建实施规划,广元经开区新拓展面积19.29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41.65平方公里。
2012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四川广元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第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3年,广元市委、市政府将利州区盘龙镇全域和利州区宝轮镇、昭化区昭化镇部分村(社区)委托广元经开区管理,直接建设管理面积112平方公里。
2016年,广元经开区在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全国第77位。
2020年,广元中孚年产25万吨绿色水电铝材生产线全面运行,曾经的高耗能产业有了绿色的内核,在成为广元经开区坚持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的同时,开启了铝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
2024年,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中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元市林丰铝电有限公司3家企业荣登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君安天源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晟合鸿科技等4家企业新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广元经开区骨架在不断拉大,项目在不断聚集,产业在不断发展。
截至目前,广元经开区辖1镇3街道15个村18个社区,直接建设管理面积1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人以上。先后获评“中国绿色铝都”“中国特色天然饮用水之乡”“中国秦巴中药谷”“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全国高性能工业铝材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业化实验基地”“全国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一个个响亮的称号,是广元经开区33年励精图治的佐证和褒奖。
今年1至7月,广元经开区开工建设产业项目22个,新竣工产业项目26个,新培育“四上”企业9家。
2 “五朵金花” 构建园区新格局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没有项目的广元经开区“一文不值”,离开项目谈发展更是一句空话。
33年,广元经开区始终扭住项目投资主抓手,一路披荆斩棘,开毛坡、建园区、引项目、壮产业、促发展。
初夏时节,走进广元经开区,处处可见拼经济比发展的火热场景: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线项目在火热建设中、年产50万吨绿色低碳铝液集配共享中心项目落地、万顺中基生产线满荷运行……
产城园融合的一幕幕好戏,正在上演。
“我们利用开发区资源特点规划建设园区,努力把园区建设成山水园林式的产城融合园区,建成各企业发展、员工工作生活的美好家园。”广元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华贤说。
工业园区是承接项目落地、承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近年来,广元经开区围绕“1+3+1”工业优势主导产业,立足自身先天禀赋,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思路,建成五大产业园区。这些产业集群的崛起,不仅提升了广元经开区在制造业领域的地位,更为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袁家坝铝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6.01平方公里,利用优质“铝水”资源,突出做优铝加工文章,以生产铝板带箔、铝杆管线、铝挤压型材、高端铝合金为主,重点发展绿色水电铝、铝精深加工、绿色循环再生铝、中高端铝制品等铝基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百企千亿”产业园。
秦巴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利用天然“药水”资源,突出做好“药”文章,以生产中药制剂、药片、药丸和中西复合药为主,重点发展药品、药械、医药贸易、医药康养产业,着力打造中国秦巴中药谷。
石龙工业园:规划面积10.73平方公里,利用优质“江水”资源,突出做大“水”文章,以生产纯净水、苏打水、果蔬饮料、啤酒为主,重点发展食品饮料产业,着力打造“中国特色天然饮用水之乡”。
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面积7.15平方公里,借助龙昊“空域”资源,突出做强制造业文章,以无人机生产制造、低空飞行器制造及操作手、飞行员培训为主,重点发展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临空现代物流业,着力打造“川北低空之城”。
下西现代产城融合园:规划面积14.54平方公里,依托城市“核心”商业圈,突出做活服务业文章,以发展商业贸易、仓储物流、批发零售、汽车销售等业态,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和城市深度融合产业,着力打造川陕甘物资集散中心。
五大园区犹如“五朵金花”,镶嵌在广元西郊1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一个个项目摆放其间,夯实了广元经开区产业基础,擘画出广元经开区美好蓝图。
3 产业为先 铝基引领新征程
在广元经开区的发展历程中,“铝”有着重要地位。
2020年5月25日,广元经开区铝基新材料产业更是迎来了华丽蝶变的新契机。
当天,广元中孚一期林丰绿色水电铝材项目二工段经过90多个小时的通电焙烧后顺利启动,这标志着年产25万吨绿色水电铝材生产线全面运行。广元经开区正加快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绿色铝基材料产业基地,并为广元打造千亿级铝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随后的时间里,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广元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四川首个铝期货交割库运营……广元经开区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步步为营,向着“百企千亿”中国绿色铝都不断迈进。
今年,广元经开区铝基新材料产业更是好事连连。
4月26日18时,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迎来历史性时刻:成立2周年累计交易额200.02亿元,铝产品交易量超98.8万吨。
5月24日,在成都举行的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投资推介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广元经开区被授牌“全国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
7月29日,广元经开区与亨通集团在苏州签订合作协议,又一铝基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成功落户。
7月30日,鹏辉&中孚绿色水电铝用户侧储能项目开工,凭借其出色的充放电功率和储能容量,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用户侧锂电储能项目。
从上游电解铝的生产,到中游加工铝材,再输送到下游的汽车轮毂、电线电缆等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最后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环环相扣的铝产业链和“无缝衔接”式协同生产的场景,每天都在广元经开区上演。
在广元经开区,沿着东西走向分布,几公里范围内,电解铝原液生产企业、铝基新材料生产企业、边角料循环利用企业集聚成团成链。
一车电解铝原液,从龙头企业四川中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到中游铝基材料生产企业,最快仅需5分钟,从“车间到车间”,基本实现“铝液不落地”。
聚焦千亿级产业园区,广元经开区高标准建设铝基新材料产业专业园区,围绕“铝水”资源,依照产业链上下游科学布局,分设袁家坝工业园、石盘工业园、先锋循环经济产业园,城镇开发边界内已平整建设用地6000余亩,启动共和工业园、先锋工业园1000亩征拆扩园工作,规划腾退盘活土地400余亩。
同时,按照8条主链、18条细链产业规划培育,广元经开区全面发展电线电缆、板带箔、高端铝型材、汽车轻量化四大板块,现已形成了“绿色水电铝—铝精深加工—铝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数据显示,广元经开区现已集聚铝产业企业(项目)100余家(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9家、规模以下企业28家、在建项目15个、即将开工项目10个。
科技创新是推动广元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一张铝箔有多薄?现代化生产设备给出的答案是5微米。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广元展示了可用于食品包装、电池等领域的超薄铝箔产品。在广元经开区四川万顺中基铝业有限公司,这样的高精铝板带箔产品每年可生产13万吨。
铝产品生产全过程“绿色”已在广元逐步成为现实。“公司将用电模式由火电转为水电,并通过技术升级,把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降至最低。”四川中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庆峰介绍,按年用电量66亿度计算,公司每年较火电生产节约标准煤111万吨、减少碳排放296万吨。
近年来,广元经开区以提质为核心,锻强产业筋骨。围绕构建“1+3+1”产业体系,聚力发展铝基新材料1个首位主导产业,突破性发展食品饮料、医药健康、低空经济3个超100亿元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1个服务配套产业。聚焦聚链、育强、焕新,推动铝基新材料产业高端化迈进、食品饮料产业品牌化转型、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发展。
7月30日,全国最大用户侧锂电储能项目在广元经开区开工
5月24日,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投资推介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广元经开区签约项目11个、金额102.4亿元
5月24日,广元经开区被授牌“全国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
7月18日—27日,广元经开区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三届广元劳德巴赫精酿啤酒节
4 精准发力 招商引资新突破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广元经开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引擎,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但是,项目从何而来?唯有靠招商引资。
一直以来,广元经开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
早在1997年,广元经开区就乘着东西部合作和浙江对口帮扶四川的东风,引进娃哈哈入驻广元,在彰显浙广情深的同时,将食品饮料产业扎根在了新成立不久的开发区。
娃哈哈的成功引进和迅速壮大,让开发区人意识到,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唯有高水平招商引资。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哪里有投资信息,哪里就有广元经开区干部的身影;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广元经开区招商人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成为常态;
林丰铝电、劳德巴赫啤酒、万顺中基……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广元经开区。
领导带头招商、开展招商推介会、拜访企业……广元经开区的投资优势、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纷至沓来。
仅2024年,广元经开区就成功签约引进比利时啤酒等项目42个,总投资273.34亿元,成功招引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个。
今年是市委确定的“招商引资攻坚年”,广元经开区更是及早谋划部署,全力以赴扩开放、拼招商、抓项目、强产业、优环境、促发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开展招商体制机制改革,成立招商引资“一办三中心”,创新组建招商服务公司,专职专责抓招商。
5月24日,借着“西博会”的东风,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投资推介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以“铝创新未来·绿赋新篇章”为主题,共签约铝基新材料产业相关项目31个,签约金额210.06亿元。
作为广元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中的“一核”,广元经开区在这场活动中,共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102.4亿元。
好机遇要与好朋友一起分享,好未来要和好伙伴共同成就。四川久达铝业有限公司已在广元经开区投资建厂,从事高端铝基新材料生产、加工、销售。在此基础上,公司又牵头建立了久达集团电线电缆制造产业园,整合了原制衣厂、电子厂等企业的闲置土地及厂房,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投资产业链下游企业从事电线电缆生产,先后成功吸引了年产6万吨镀锌钢丝、年产1万吨铝电缆等6个项目入驻园区,在广元经开区集聚起电线电缆产业,成为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典型案例。如今的广元经开区,产业集聚的“葡萄串”效应还在不断扩大……
7月28日,广元经开区与盼盼食品集团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又一食品饮料产业领域头部企业即将落户园区,引进全自动智能化休闲食品、高端天然饮用水、调配风味饮品、奶制品等生产线,生产盼盼旗下相关系列产品。
今年1至7月,广元经开区在招商引资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成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9个,总投资达267.04亿元。
5 持续优化 塑造营商环境新生态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推动广元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每一个项目、企业落地的背后,都是相关部门的“暖心接力”,都是营商环境的持续发力。
落户广元28年,广元娃哈哈对广元经开区的营商环境最有发言权。“28年来,广元娃哈哈与广元经开区共同成长,早已血脉相连!”广元娃哈哈公司员工郑训莉说。
“广元山好、水好、人更好,从签约到落地再到投产仅用120天,四川白龙湖饮品有限公司见证了‘广元经开区速度’!” 四川白龙湖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乃军说。
“园区问事”、企业家早餐茶话会、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暖心”行动,是广元经开区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走进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达公司”),只见车间内一堆堆铝坯料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入驻广元6年,从零开始到成为规上企业,久达公司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广元经开区通过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平台,完善产业链体系,使公司能耗与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也使久达公司铝基产品质量更优。
“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在广元经开区发展近20年的广元市安驭铝合金车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钢毅深有感触。
此前赵钢毅将“出口退税时限较长”这一问题反馈给公司“一对一”的产业专班。半个月后,不仅问题得到解决,产业专班还通过“绿色通道”将责任落实到海关、税务、银行等单位,将出口退税时限缩减了50%,并形成固定工作机制,惠及全市出口退税企业。
“现在,我们每季度都能参加企业家恳谈会,每月还有针对企业项目困难问题的“面对面”会商会,这些举措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赵钢毅感慨地说。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广元经开区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紧扣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典范区”目标,成立5个产业专班,完善以企业“一站式”服务大厅为中心、以招商产品展示馆等为依托的“1+N”企业综合供给侧服务平台,制定了《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聚力项目和产业攻坚,让企业安心、放心、舒心发展。
坚持“服务成线”,实行上门帮办、全程代办、跟踪督办,完善“企业服务直通车”机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政务服务“一次都不用跑”、要素保障“一样都不用等”、困难问题“一个都不用急”,创建“园来办”服务品牌,推进“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改革……要素保障不断夯实。
加强干部亲商便企作风建设,“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周研判、月督导、季考评”,用好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和12345亲商助企平台……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6 奋进未来 再创发展新辉煌
时间,开启新的书写,翻开新的华章。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更是“而立经开、再铸辉煌”的释放之年。
“经过33年的发展,广元经开区已迈向了动能不断积累、潜力加速释放、后劲日益增强的新阶段,站在了历史发展新高点,也站在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起点。“市域发展增长极、工业经济主阵地”成为开发区人的初心使命和执着追求。”广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杜剑如是说。
每一次历史性的抵达,往往也意味着开创性的进发。
而立之年再出发,一条发展路径清晰可见:“1456”发展思路。
“1”就是坚定锚定“一个定位”,即:市域发展增长极、工业经济主阵地。市域发展增长极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在市域经济发展中挑大梁、作贡献,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工业经济主阵地就是要勇当“再造一个工业广元”的排头兵、主攻队,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壮大。
“4”就是全面聚焦“四条路径”,即:工业强区、民生稳区、服务兴区、制度治区。工业强区就是始终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把工业蛋糕做大做强,做到“总量大、结构优、链条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1+3”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经济活跃。民生稳区就是通过办好民生实事、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公共服务,抓好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工作,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实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服务兴区就是围绕工业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型和生活型服务业,为企业项目提供最优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实现经济兴旺发达。制度治区就是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实现全方位、全流程制度治理。
“5”就是深入开展“五大行动”,即:招商提效行动、建设提速行动、城市提级行动、民生提质行动、干部提能行动。招商提效行动,就是瞄准高精尖、全力招终端,做大总量、提升规模,实现产业建圈强链。建设提速行动,就是健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实现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贡献。城市提级行动,就是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加快“优二进三”、城市更新,推动与主城区一体发展,让城市更有品质、更加宜居。民生提质行动,就是突出“民生为本”,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干部提能行动,就是坚持“实干为上”,加强干部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斗争能力建设,锻造堪当广元经开区高质量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6”就是聚力实现“六项目标”,即:千亿级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扩大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资源转化典范区、政企合作清廉区。
三十三年前,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川东北的这片土地上孕育发芽。三十三年后,一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正在乘势崛起。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这里正在发生新的嬗变,正在书写未来的篇章。
川公网安备 510890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