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印记系列报道之十二
队伍名片
市交通运输局,今年完成县乡道改造240公里,建成通组入户路2400公里,各县区232个拟退出贫困村通村路全部硬化。
三山夹两沟,仅一个村,面积就达19.6平方公里,仅196户623人,这就是利州区金洞乡田沟村。2011年,市交通运输局对口帮扶田沟村。八年过去了,这里早已改头换面,49.6公里村道铺平了村民致富路。2017年,田沟村整村脱贫。
地广人稀到村委会要走3小时
“田沟村和其他村不一样,幅员面积很广,居住很分散,全村仅196户623人。”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派驻田沟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冯传斌还记得第一次进村时的情形,车只能开到村委会,剩下的全靠两条腿走。最远的6组和8组,走路进去要3小时,村里没产业。“看到村民的生活状况,大家都很揪心,我们觉得首要的,就是要把路的问题解决了。”
2013年,村民期盼已久的村道终于动工了。“地质条件很差,岩石都很松散,不稳定,施工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冯传斌说,当地也有砂石,但硬度太低,施工队只好从远处运来砂石。在市交通运输局及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投资2000余万元用于村组道路硬化49.6公里,全村村组公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今年7月初,洪灾过后,通往7、8组的道路路基被冲毁,30多户村民被隔绝开来,生活必需品都送不进去。“那时候,群众想要恢复交通的呼声强烈。”冯传斌说,灾情发生后,帮扶队协调民政部门准备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则和村上干部一起想办法,在山上开了一条小道,解决村民临时出入问题。
便道开通后,听说有村民家的房屋裂了缝,帮扶队一行4人决定实地查看,从断道处走进去,走了一个小时,才到村民家,详查后发现裂缝处并不是承重墙,确定了排危方案,大家终于舒了一口气。返程途中没承想遇到大雨,大家淋成落汤鸡。主汛期过后,道路恢复工程全面启动,目前已恢复。
千方百计谋划产业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要是没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我们都活不出来人了。”2组村民马步双家因病致贫,一家三口居住在木头搭起的简易棚里。2014年,他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被纳入易地搬迁户,搬入了53平米的砖房里,一家人还开始发展木耳和香菇。近年来,田沟村实施危旧房改造148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9户,并在人口集中点修建招呼站3处、垃圾处理点4处。
“想要贫困村群众致富,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鼓励群众在此基础上自力更生。”冯传斌介绍,村道通了后,驻村干部扎实开展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联系朝天区核桃研究所针对核桃树苗修枝、嫁接等培训,协调投入资金65.2万元,种植核桃树苗33000余株,种植椴木香菇10万椴、椴木木耳10万椴,天麻8万椴,养殖黄羊600只,跑山鸡1000只。
还投资建设30平米的冻库一座,彻底解决群众鲜货销售困难,带动51户贫困户参与其中。
实施畅通工程新改建公路2640公里
冯传斌说,市交通运输局全力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仅今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640公里,其中县乡公路240公里、村道完善工程2400公里,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3%、341%,全面完成2018年232个拟退出贫困村通村路硬化建设任务。建成渡改公路桥4座、渡改人行桥9座。
一条条道路的延展,舒展开的是一幅幅脱贫村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陈静秋